细心的朋友可能观察到,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如果完全按照阴历来计算,可能不出五年,我们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这正是我们聪明的古代人开创一种“阴阳调和”的历法计算,为“阴阳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阴阳历”的出现,也就出现了我们常见的“闰月”。我国采用的是“十九年七闰”的置闰法。也就是就:19个太阳年的总时间基本和19个月亮年外加7个阴历月的总时间一致,因此每19个月亮年中,就有12个平年(12个月)和7个闰年(13个月),而闰年中多出来的那个月就是闰月。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为我们古人的智慧而惊叹。中国是一个有着完整哲学,社会,思想,伦理结构的古老国度,我们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能一味的崇洋媚外。老祖宗留下来的很多东西,如果连一些基本常识都没有搞懂,真是贻笑大方。
中国从远古的夏朝沿用至今的历法,称为夏历;因为古代历法需由皇家发布,故亦称为皇历。西方的历法传入中国后,称为公历,而把传统的皇历称为农历,为什么称为农历呢?因为传统皇历中的时令节候,与农业耕种活动密切相关,故称为农历。
公历是太阳历,故称为阳历;农历是置闰月的太阴历,我们一般口头上称为阴历,如我们所说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是阴历正月初一。但从学术意义上讲,农历是阴阳合历,即农历同时具有阳历和阴历的历法内涵。如阿拉伯国家使用的就是纯粹的阴历,没有置闰月,不含有阳历历法的成份,所以阿拉伯世界的新年有时在冬天过,有时在夏天过。因为阴历十二个月的天数,少于阳历十二个月的天数。
世界上的历法共有三类:一类是阳历,就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年的月数和月的日数可人为规定;一类是阴历,就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只有年的月数可以人为地规定;第三类是阴阳合历,就是以月球平均绕地球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月,但通过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又与地球平均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如中国的农历、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