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紧邻亚洲大陆的岛国,日本常常遭受暴风海浪的侵袭和战争的洗礼。因此,日本形成了它独特的文化:一方面与中国文化有联系,另一方面它也不得不努力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日本是一个有着浓重尚武传统的国家,它一直担心受外国支配。直到20世纪初,当中国走向几近完全衰落的时候,日本则走上了对外侵略之路。
近代以前,日本长期内乱,是一个军事封建制国家。掌管日本的是具有半神地位的天皇,天皇被认为是“太阳大帝”的后裔。但像大多数封建制国家一样,天皇并不具有多大实权。在日本真正掌权的是幕府将军或天皇的首席军事顾问。天皇的统治是脆弱的,因为在日本一些重要的家族为攫取更大的权力和影响常常你争我夺。大规模的封建割据导致了一个重要阶层的崛起,这就是武士阶层。这些武士严格遵守“武士道”精神,非常强调胆量、荣誉以及自我牺牲和蔑视死亡。对任何一名武士来说,投降是极大的耻辱,这远没有在战争中光荣地牺牲那样体面。武士效忠于距离他们遥远的天皇,他们都想通过自己的勇武之举来取得有利的地位。最初,武士和“武士道”的影响很小。但到了1939年,“武士道”的观念已经弥漫扩散至整个日本军界,并极大地影响了太平洋战争。
▲ 四名身穿传统武士服装的日本武士。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在武士阶层中代代相传,他们强调勇武,憎恶投降,绝对忠诚于大和民族。
日本封建割据局面结束以后,随着1543年葡萄牙人的到来,国内形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葡萄牙人的通航不仅使日本对外贸易大增,而且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火器枪支和基督教的传入。1600年,德川家族在一场关键的战争中取胜,从而结束了日本军阀混战的局面。之后,德川幕府认为外国的影响已经极大地扰乱了日本人的生活,于是决定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更有甚者,日本把所有的外国人驱逐出境。政府认为火器枪支是破坏社会制度的东西,并宣布拥有枪支为非法行为。其后的250年,思想保守的德川幕府一直统治着日本,在政治上实行军事独裁制度。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摆脱了一些封建的束缚,并努力统一成为一个民族国家。然而,长期实行闭关锁国制度的日本与科技更为先进的西方列强相比,仍很落后、弱小,这一点在1853年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年一支美国舰队在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的率领下,驶进江户湾(即今东京湾)。这时,美国也正进入变革时代。由于坚信“美国例外论”,信奉“天定命运说”,美国人向北美大陆的西部大肆扩张。勇往直前的美国人并未就此止步,现在他们梦想着把他们的势力和“仁慈的统治”扩及整个太平洋乃至日本。当时日本人认识到自己在技术上的落后,于是面对美国的压力最终做出了让步,答应开国通商。甚至给予美国人特权和合法居留权。日本政府这一颇有争议的决定立即引发了一场席卷全国、声势浩大的反抗浪潮,并最终导致了19世纪60年代的一场人民武装起义。
▲ 日本军队1933—1942年装备了大量的95式“哈勾”坦克。该型坦克是日军在1937年开始的侵华战争中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装备。
1867年,幕府军被效忠于天皇的军队打败。接着,闻名于世的“明治维新”开始了。天皇又重掌大权,而他的支持者也竭力想弄懂日本这个经长年锁国之后向外开放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与日本相反,中国拒绝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认识到西方在器物方面的强大力量,从而接受了西方的思想观念、技术和制度。在政治上,天皇拥有全权,但人们认为他高高在上,不问政治,这才能与他半神的地位相符。日本人以德意志帝国的模式建立了自己的新政府,其政体包括有经选举的议会,但议会并不真正具有权威性。地位十分显赫的内阁不必向议会负责,内阁成员只需对天皇负责。因为天皇不问政治,所以内阁就放手在国内施行独裁统治。在内阁里,军部拥有大权。内阁里的陆相和海相由军界选出,他们一旦辞职,就会导致任何一届军界不满意的内阁解散。
▲ 日本议会正在开会。根据日本宪法,议会并不握有实权,国家大权被内阁和军部把持。这种状况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到来。
▲ 年轻的日本天皇睦仁(即明治)身穿大典礼服。1867年15岁的睦仁即位。明治维新开始后,天皇重掌国家大权。但人们认为天皇应该高高在上,不问政治,才能与他半神的形象相称。因此,天皇实际并不能控制自己手下的军人。
明治维新也使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发生了变化。日本政府认识到工业的巨大力量,于是着力在国内进行了一场由政府引导的产业革命。这场产业革命产生了令人称奇的结果,特别是日本的军火工业产量惊人,使日本一跃成为一个强国。另外日本也重建了军队。新的陆军以德国为模式,海军以英国军队为模式。到了20世纪初,日本已拥有一支世界一流的海陆军。实际上在日本,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必须参加军训。奇迹终于发生了,日本几乎完全变了样。
当西方还对日本的力量持怀疑态度时,日本却已在谋划着与他们一争雌雄,并想凭借自己的实力一跃成为一个殖民强国。许多日本的内阁成员都信奉这样一个道理,即任何一个现代民族国家都必须向外扩张,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对日本来说,亚洲大陆就是日本最理想的扩张方向。日本殖民的目光首先盯住了朝鲜和中国东北,他们丝毫不怕地位已不断削弱的中国。对日本人来说,只有一个头疼的问题,那就是沙俄也对朝鲜和中国东北觊觎已久。
俄日之间的冲突一触即发。两国的和谈失败后,日本便决意以武力解决问题。日本海军偷袭了驻扎在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舰队。俄国人很不习惯这种不宣而战的方式,但这种奇袭战术是日本武士的一种军事传统。在偷袭成功后,日本对俄宣战了。继之发生在亚洲的陆地战——“日俄战争”打得很残酷、激烈,最后这场战争以日本胜利、俄国陷入革命而告终。战后日本得意忘形,因为这是有史以来一个亚洲国家第一次打败一个欧洲国家。这样在短短的50年里,日本就以自己的实力打败了西方,改变了以前屡屡惨败的境遇,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 日俄战争后两国缔结了和约。该图为当时参加和谈的双方代表。
日俄战争胜利后,日本开始逐步实现其帝国梦想。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调停下,日俄实现了媾和,但日本获得的东西比它原先梦想得到的要少,加之本身已是殖民强国的美国似乎拒绝承认日本这次殖民所得,不久日本全国群情激奋,视美国为敌。情况其实恰恰相反,日本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取得了许多经济和政治特权。1909年,日本完成了对朝鲜的武装占领。美国尽管对事态的发展特别关注,但并未干涉。就这样,日本帝国诞生了。
此后,日本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站在协约国一边。日本的军事行动主要是肃清德国在太平洋的势力,并取得德国在远东的基地,使它在战争胜利后迅速崛起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军事大国。西方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巨大损失,因此“孤立主义”情绪有所上升,它们纷纷把注意力放在了集体安全和裁军问题上。尤其是美国已看清了对外战争的实质,于是决定在继续推进自己全球目标的同时,依靠协商谈判和国联扩大自己的影响。在战后这种谨慎的国际大环境下,日本也开始走上政治自由化的道路,军事上有所收敛。20世纪20年代,日本政府赋予男性公民选举权。日本也加入了国联,并和美英签订了海军条约,从而缓和了太平洋的紧张局势。虽然这些举措很受日本政客的欢迎,但他们还是不能接受世界上有如此多的军事大国的现实。
▲ 1934 年在东京的日比谷公园,日本海军正在举行军旗祭旗仪式。
日本军界首领们早就对国际条约中的限制条款感到不满,于是面对突然袭来的经济大萧条,他们开始了反击。军界的高级将领们都敦促日本再一次扩疆拓土,而这次扩张的目标就是侵略中国。侵略中国的原因一部分是出于对中国人的种族仇恨,一部分是对华战争有利于日本在经济上实现自给自足。在日本军队下层,暴力盛行。日本军队中“以下犯上”的传统可以容许下级军官公开反对上司,只要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事业是正义的,一般来说高级军官就不会对这种顶撞行为进行惩罚,相反他们还会经常赞扬那些敢于反抗的下级军官“勇敢、有骨气”。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界或通过暴力,或通过和平方式,几乎完全控制了政府,他们决心实行一种可能会引发与美国的冲突的扩张政策。在迈向与美国冲突的过程中,日本这种“以下犯上”的传统起了重要的作用。
▲ 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是日本空军对上海实施狂轰滥炸之后,日本海军陆战队通过一片残垣断壁的场面。
(全文改编、摘录自《落日:日本帝国的覆灭 》一书)
《落日:日本帝国的覆灭》
作者:安德鲁·威斯特
译者:穆占劳
★偷袭珍珠港、杜立特空袭、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瓜岛争夺战、莱特湾海战......经典海战汇聚一堂
★从日本军事扩张到偷袭珍珠港再到投降,横跨整个太平洋海战的时间轴
★独具特色的全彩插画、历史档案、特写照片展示了更加真实的战争历史
★美日双方在辽阔的太平洋上演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
★航母对决、岛屿争夺、海空联合,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太平洋战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