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多家媒体发布《卧底水滴筹:医院扫楼,筹款每单提成》的报道。报道中的推销人员自称“志愿者”,每天工作就是在各大医院“扫楼”向住院患者推荐水滴筹,每单最高提成150元,并称“没谁会做亏本的买卖”“这就是消耗社会的爱心值”。
对此,水滴筹回应称,相关报道中提到的部分地区个别线下人员的违规现象,严重违反了水滴公司价值观、准则及相关规定,调查清楚后将给以严惩。同时自即刻起,线下服务团队全面暂停服务,整顿彻查类似违规行为,组织重新回炉学习,再次加强平台纪律培训和提升服务规范,培训通过后方可重新提供服务。
对于水滴筹,公众也都比较熟悉,其属于一个社交筹款平台,是互联网公益的一个积极探索者。但最近几年,其累计筹款金额越来越多的同时,相关的负面新闻也多了起来。主要表现在,相关信息审核不严,申请筹款的用户信息不透明等方面。
现在,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水滴筹”志愿者有组织地去医院扫楼筹款。对于这样的志愿者团队,水滴筹解释称,是为了给一些老年患者提供服务而诞生的。比如患者关怀、平台协议讲解、医疗服务支持、与医护核实等。这样的出发点没有问题,但在现实践行中,却走偏变味了。
据媒体报道,所谓的“志愿者”是有绩效考核的,比如每月最少得35单,发不完淘汰,末位淘汰制。这样一来,“志愿者”们的服务属性就被稀释了,最终只会呈现一种状态,那就是想方设法让患者都上水滴筹平台筹款。而且还衍生出了口头询问患者诊疗费用缺口、财产状况,且不加以查实等乱象,甚至还为筹款故事提供模板。如此,也进一步放大了水滴筹审核不严的问题。
对此,水滴筹也解释称,关于报道中提到的财产信息审核、目标金额设置、款项使用监督等问题,水滴筹皆建立了相应的审核机制,确保财产等信息的充分公示并联合第三方机构验证,同时持续跟进款项的使用情况。还有,对那些协助发起了不符合筹款条件的项目的线下服务人员,平台有严格的惩戒措施。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水滴筹志愿者还敢如此随意让患者填写相关信息?这些审核机制是否形同虚设或者存在明显漏洞,还需要平台方及时自查规范。
这样的医院扫楼,表面上看可以说是为了公益,但实际上是把公益当成了工具,做成了生意,一切还是为了利益。为了利益想方设法利用公众的爱心,欺骗公众,这样只会伤了公众的心,进而加剧撕裂。如此行径,也为情与法所不容,更是对公益的最大“玷污”。
其实,并不是说做公益行业就一定不能牟利,毕竟企业也需要生存和发展,也只有如此,才能帮助更多人。但公益绝不能无底线牟利。否则,害人伤己,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应该成为行业共识和社会共识。
这些问题都指向了一点,在影响力和实际作用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水滴筹平台仍存在不少不规范的现象,而后者显然配不上前者,如此下去,也只会消解公众的信任感,进而距离公益的初心越来越远,这是水滴筹等平台需要拷问自己的地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莫让利益“玷污”了公益和初心,尤其是网络公益筹款平台,切记切记。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默城 图据IC photo
编辑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