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是所有老师都感到头疼的问题。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清醒的认识,而不要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
要省思自己的压力来源,学会化解,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身心两方面学会自我调节,切勿职业倦怠。
一个聪明的老师,应该学会讲究方法和技巧的勤奋,这6个省力工作法值得借鉴!
1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
还在办公桌旁苦苦备课,绞尽脑汁揣摩教学设计的你,只是没发现,备课思路的源泉一直都在你身边。
其实,你完全可以尝试请一些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参与你的教学设计,听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自己表达出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喜欢的教学模式等等。
学生的表达让学生学会思考,也让你找到教学的难点和针对方向。双向教学,切实做到三不讲原则——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也让你的备课不再抓瞎,作为老师的你,还不快尝试一下吗?
2
发散式教学,
鼓励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充当的是一个独揽大局的角色,责任十分重大,又要管好纪律,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控制时间把教学进度赶完。是不是很容易身心疲惫?
但是口若悬河地讲了那么久,课堂下也总不乏几个打瞌睡、玩手机、开小差的学生吧?
这时候,叫起来回答问题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会省力的老师,这时候已经走到了学生中间,用学生们喜欢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一起思考、争论、探究。
这样,学生能体会到自由、自助的学习之乐,自然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老师花的精力少了,课堂效率却反而提高了,岂不乐哉?
3
分组讨论互助,
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力量
现在的教育形式总让老师产生这样的担忧——知识太多太杂,学生学不会怎么办?
这时候,很多老师选择了自行做出最细致的讲义,恨不得把知识嚼碎了喂到学生嘴里。
这样一来,学生消化知识的速度是快了,却只是一时表象。长此以往,真的有助于学生学习吗?
不是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实在慢慢萎缩,而身为老师的你,只会越来越吃力。
还不快改变一下策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来。日常教学中,为什么不试试让学生分组讨论呢?
增加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提问,互批作业,老师最后审阅订正。
这使得同学间可以互帮互助,取长补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4
学会夸好学生,发挥榜样效应
在很多老师的心中,都觉得老师的任务是指出学生的问题和错误。那些好学生不怎么出现问题和错误,所以就不需要老师多操心。
其实,这并不是一种省心省力的方式。
真正好的做法是多夸那些好学生,在班级里树立起好的榜样,引导其他学生向好学生看齐,也让好学生有更大的动力继续努力。
5
借力借智,互帮互助
老师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个人解决所有问题。老师不能把责任都扛在自己肩上。
优秀老师通常都能协调好与学校领导,同事、家长等各方面的关系。
与同事之间,可以经常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与家长之间,可以经常沟通,求同存异,尽量争取更多家长的理解和帮助。
被同事和家长支持着的老师是幸福的,开展工作就省力多了。
6
忙里偷闲,体味学习的快乐
好老师的努力不在一时的拼搏,而在每时每刻的积累。
一位历史老师曾经这样总结他对备课的态度:“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平日里,忙里偷闲多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偷懒模式。做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工作时才会更加游刃有余!
只有脑子里的储备够用,授课中的能量才能传达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爱上你的课堂!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