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在下线436天以后,准备开启试运营。6号,滴滴顺风车在滴滴出行App上公布了最新产品方案,同时宣布将于11月20号起,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不过在其安全新方案中关于限制女性乘车时间的规定却在网上掀起不小的争议。
滴滴顺风车具体试运营城市开通节奏为:11月20号,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11月29号,沈阳、北京、南通。
在新的方案中,滴滴平台将引入失信人筛查机制,并积极探索与第三方信用产品企业合作方式,以便进一步提升用户准入门槛。从产品细节上讲,滴滴顺风车将去掉附近接单功能,司机只能在常用地点接单。另外,个性化头像、性别、长文评价标签等涉及到用户隐私的一切敏感信息将永久下线。
怎么评价滴滴的最新产品方案?是否在安全保障方面做了最大努力?
腾讯汽车频道副主编 郭博:
我认为对于一个商业公司来说,它能做的可能也只有这么多了。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在于一个边界:这个边界在于技术和安全之间、安全和隐私之间。
很多事情都是有矛盾的,比如说安全和隐私,如果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乘客的安全,其实是应该披露、备案更多的司机的信息,但是对于一款互联网产品、一个商业公司来说,司机也是他的用户,用户的身份信息这个隐私保障到什么程度,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矛盾并且边界模糊的地方。
我个人觉得对乘车人来说,需要考虑的就是为了你的便利性,愿意牺牲多少隐私。在整个互联网行业,其实是所有用户都普遍面临的问题。
在滴滴顺风车新的产品方案中,有一段限制女性乘车时间的说法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滴滴App发布的公告单独提到,试运营期间,针对女性乘客的服务时间是5点到20点,而男性乘客的服务时间是5点到23点。
这一做法在网上引发争议:支持者认为,考虑到深夜犯罪率较高,滴滴这么做是为了保护女性,无可厚非;反对者认为,这跟“女孩子最好不要晚上出门”、“出门最好不要穿着暴露”等歧视女性的偏颇观点无甚差别,属于矫枉过正,甚至是为了逃避责任。
有媒体就此发起了投票:
怎么看滴滴限制女性乘车的做法?
腾讯汽车频道副主编 郭博:
我觉得网友有点吹毛求疵了。因为滴滴是个公司,它不是政府,也不是执法部门,它不能强制要求司机或者乘客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只能通过它的产品功能这样的设定,去避免一些有概率产生危险的场景。
它去限制女性的乘车时间,事实上也是因为之前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往往是在深夜乘车的时候,路上人比较少,或者说如果发生危险呼救可能都得不到回应等等,所以做出了这样的限制,只能说是从场景出发做了这样的限定。如果这个时候又说它限制女性的权利,那这个东西就有点像一个说不清的命题了。比如说自由的边界究竟应该在哪里?变成很宏大的一个命题,就讨论不清楚了。
在现有的条件下,尤其是重新上线的顺风车功能,去做出这样的限定,去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危险,可以理解成权宜之计。今后随着无论是滴滴本身还是其他出行公司的顺风车产品更加完善,尤其重要的是法规和我们的治安环境变得更好,这个其实才是根本。但是现阶段它这么做,我不觉得有什么可被指责的。
昨天晚间,针对滴滴顺风车试运营方案中女性用户被限制使用而引发的争议,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发布微博表达歉意:作为一位资深女白领,也觉得现在的顺风车产品功能对女同学不太好用;但在安全问题上,是如履薄冰的试运行。
当晚,人民日报官博评论:是个欠考虑的商业决策。
在滴滴顺风车下线期间,嘀嗒出行、哈啰出行等企业已经开始攻池掠地。滴滴创始人程维曾经在沟通会上称,滴滴不会将盈利作为自己的目标,顺风车部门也没有增长和盈利的指标。
这一说法引起不少网友好奇,不赚钱、不盈利,那为什么还要做这门生意?
顺风车业务对网约车企业到底有多重要?
腾讯汽车频道副主编 郭博:
作为一个商业公司,靠顺风车业务去赚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从商业上来讲,比如我们给出租车、网约车派单,这里面本身存在一个雇佣关系,他去赚取利润是合适的。但顺风车做的其实就是类似于以前有很多某某小区的顺风车QQ群、甚至是在小区公告栏贴纸条招顺路乘客这种,等于是把原来这种低效率的拼车方式变成了线上的高效率的拼车方式,帮助这些场景下的用户去获得便利性。从这点上来讲,作为这么一个平台去收取费用,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都会觉得不太好接受,因为本身这就是一个偏公益的性质。
要指望它赚钱,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你的用户的基盘足够大,在每一个用户身上收取的费用变得很少、在他可接受范围之内,最终也许能够去弥补它的成本,还不是说赚钱。
各个平台开展顺风车这样的业务,更多的其实是为了获取用户,因为用户除了顺风车也有打车的需求、商务用车的需求、租车的需求,平台可以从其他出行场景当中赚取应得的利润,这可能才是这些出行公司真正规划的商业模式。
滴滴重返顺风车市场,还会有曾经的优势吗?
腾讯汽车频道副主编 郭博:
应该说顺风车业务的各家现在已经又回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不过滴滴这个平台毕竟还是有那么多存量用户,很多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固定在这个平台上,新的平台会分流一部分,但是大家知道对线上平台来说,流量入口很重要,滴滴自己本身现在就已经是一个流量入口了,而其它的这些竞争对手还要依赖于更大的品牌,比如说高德、支付宝等等。
未见得谁会比谁更好或者更差,可能接下来还是说谁更方便、谁更安全、谁的用户体验更加人性化,这些才是各家精耕细作或者精细化竞争的核心要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