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攻下南京后,放着南京不做都城,为何非要迁往北平呢
明太祖朱元璋从当初一个叫花子成为一代帝王,建立大明王朝并定都南京,生前曾留下遗言,定都南京,不得迁都。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在他从侄儿建文帝那里夺取政权后的第二年,公元1403年的大年初一,便废除了原来的建文年号,改为永乐,这年即为永乐元年,这时的都城仍在南京。
改永乐后不足半个月,朱棣便在朝堂之上听从了礼部尚书李至刚等人的建议,把北平作为明王朝的第二个京都。
显然,这时的朱棣已有北迁之意。但由于太祖朱元璋留下遗训,当他提出把都城迁往北平时当即遭到众多大臣的强烈反对。他明白,要想迁都只能一步步的走。于是,经深思熟虑后,他采取了迂回的战略,暗中为迁都北平做准备。
从永乐元年的八月起,在北平这座古老的城市便涌入大批由南方江浙一带迁往北平的移民。他们在此开荒种地,建房造屋,定居下来。当时朝廷律法甚至规定,凡从南方迁往北平的移民均可免除五年的赋税。这对当时的富商豪爵都有很大的诱惑力。
三年后,公元~1406年7月,以淇国公邱福为首的文武大臣上书朝廷,建议在北京修建“行宫”,以备“巡幸”之用。名义上是为朱棣在巡视北平时提供一个住宿的场所,其实就是建造宫殿。这无疑离迁都北平的目标又进了一步,朱棣很爽快也很高兴的答应下来。
接下来便有大臣到江浙、两湖、山西、四川等地征集建筑材料,并从河南、陕西、山东、南京等地抽调大批的驻军和民工进入北京,一场声势浩大的建筑工程正式拉开帷幕。
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政权后,为何不顾先祖遗训,放着好好的南京不住,偏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钱财迫不及待的迁都北平呢?这其中自有多种原因。
首先,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北有天险“居庸关”,西临太行山脉,东有山海关。这些天然要塞,都对北京构成有效的防御屏障。元朝残余势力虽被赶出了中原,但在蒙古草原仍有百万骑士,无时无刻不对大明虎视眈眈,这对北部边陲的稳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把都城设在北京,加以重兵防守,可以对北方的蒙古产生有效震慑。
向南,则扼守整个中原。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拥有千里沃田,足以“控四夷,治天下”。北京虽然位置偏北,但仍是国家的中心,从“辽”时就被作为首都,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且交通发达,无论是陆路或是水路都十分便利,作为京杭大运河的起点,从北京坐船可直达黄河、长江、钱塘江等水上区域,这些优势都是南京不可比拟的。
再一个,便是为了平衡南北两派势力。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从北京一路打到南京,这期间死在他手中的南方人不计其数。而建文帝时期的一帮旧臣对他这个夺来的皇帝从内心并不认可,仍心系建文,他在南京的地位并不稳固。
而朱棣对不服从他的前朝旧臣痛下杀手,早在民间留下著多恶名,在南方早已民心尽失。这些人对朱棣心存怨恨,十分敌视。把都城迁到北京,对南方派系无疑是一记沉重打击,从而达到削弱南方派系的目的。
还有让他夜不能寐,寝食难安的一件事,便是进入南京后,建文帝却在一场熊熊大火中神秘失踪,下落不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在朱棣心中留下了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夜里还时常做恶梦。这些原因都让他无法在南京安安心心的生活和处理国家大事。
朱棣十一岁时就被封为“燕王”,在北京这座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对南方的自然环境很不适应。北京是他的封地。在他看来,他能当上皇帝,全凭这块“风水宝地”。这里的人都是自己的子民,对他十分拥待。在北京,仿佛有种“家”的感觉,这块土就是自己的“龙兴承运之地”,最适合自己生活居住。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出于自身安全方面的考虑。在南京,无论朝中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基本上都是建文帝时期的一朝遗民,他们对朱棣叔夺侄权非常敌视,这对他的生存和统治都十分不利。为了安全,权衡利弊之后的朱棣才作出迁都北平的选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