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建锋
读论语,十多年前,我用的版本是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当时觉得,哇,闯进了新的知识世界。然后兴致上来,把南师的各类著述几十本买回,却未能逐一翻看,以致书本染尘,实是羞愧难当。
去年下半年开始,把钱穆先生的几本书相互参考着看,包括《论语新解》、《孔子传》、《先秦诸子系年》、《四书释义》、《中国思想史》。关于《论语》,现在才敢说稍微摸到了门框。至于是否进得了门,登得了堂,甚至入得了室,这些话,不敢说。孔子评价子路的学问,说他登得了堂,但入不了室。所以,我想再花几年功夫,倚着门框就知足了。
《论语》中,有两句话,描述孔子和颜回的贫困生活,话都是孔子说的。
说孔子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吃糙米饭,没有菜,喝点水,困了睡觉,没有枕头,用手臂当枕头,这种生活也乐在其中。
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篮子装点饭,没有菜,用瓢舀点水喝,住破陋的小巷,人们都为他担心,颜回自己一直快乐得很。
北宋大哲学家,宋明新儒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先生,问两个小孩:小朋友,你们想想看,孔子和颜回乐什么?这两个小朋友不是一般人,是程颢、程颐兄弟俩,后来成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创立人。朱熹、陆象山、王阳明等影响中国千年的人物,都是站在这俩伟人的肩膀上,继续发扬光大。
孔子和颜回乐什么呢?乐志!
孔子和颜回很早就确立人生志向,终生一以贯之,他们清楚,实现志向,该学什么,该干什么。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两种快乐:学有所得的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志同道合者教学相长之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和人的不同,源于人各有志。
有志才能确立自己持续精进的框架,这个框架就是约束自己的“礼”。然后“克己复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持续专注精进,这在今天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是多么的重要呀。
有志进而求知,有知进而有气,气质、气势、气度、气场、气概,气定终生。
文|刘建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