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将至,各大药企还真的是裁员滚滚。。
最近跨国药企裁员消息不断,国内药企也面临类似情境。带量采购挤压药企销售费用,使得营销人员岌岌可危,裁员也许将成为药企今年的关键词。
国内的除了前几天报道的B司、P司、G司等裁员事件外,几个跨国药企也接连发布了关闭工厂及裁员计划;
据FierceBiotech网站11月18日报道,诺华在上海投资10亿美元建立研发机构三年后,该公司计划将研究中心的重点从药物发现转移到商业开发。由于诺华这一策略变化,其上海研发中心约有150名工作于早期药物发现领域的研究人员将面临失业。
据法国媒体La Montagne 11月12日报道,默沙东当日上午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企业重组改造项目,位于法国里永(Riom)的生产研究基地MSD-Chibret Mirabel将裁员超过1/3,并且面临整体出售的可能。目前这里拥有员工584人,此次裁员将涉及约200个工作岗位。10月底的时候,默沙东也已经发布过一波裁员通知了,将于2020年1月3日起裁撤在美国的销售和总部商务团队近500名人,主要涉及销售代表。
此外,安进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提交了《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法案》,将在年底前裁员149人。诺华也宣布将进一步推进生产力紧缩,裁撤在爱尔兰的320个工作岗位。
这几年创新药研发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生物药,国内外新药研发的差距慢慢缩小,大家竞相抢占新药上市的市场红利期;专利期将过的外企传统大品种优势不再,加之国内仿制药质量提升,部分原研药降价压力陡增,随之而来的就是压缩成本、关闭工厂及裁员。
什么样的人在裁员中会最危险,成为被裁掉的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医药代表、高失败率的新药研发部门人员,以及非核心业务部门人员,仍然是处于危险边缘的几类人。
尤其是,受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医药代表备案制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医药代表这一群体,仍然会在新一轮裁员中首当其冲。
削减成本、聚焦优势业务以及战略架构调整,成为了这些跨国药企对外宣布的裁员主要原因,但从更深层次看,跨国药企频繁裁员的背后,更多的是产业格局的剧烈变动以及市场格局的重新塑造。可以预见的是,不管是因为全球战略调整,还是大型并购交易,在接下来的2020年,“裁员”仍然会是整个医药产业的一个关键词。
—END—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