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2020年的除夕之夜了。迄今为止,腊月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过去了大部分时光。关于腊月,很多老人会提到“好汉不挣腊月钱”这句话。那么这句话意义何在?有些民族的新年日期略有差异,历法也截然不同——比如藏历新年、苗历新年和农历新年的日期就差别很远。但是,几乎全世界大多数民族都有重视新年的传统。所谓“好汉不挣腊月钱”,其实就是这种重视过年习俗的一种写照,而个中缘由也让人感同身受。
所谓“好汉不挣腊月钱”,先要从腊月的来历说起。一般认为,至少在先秦时代,华夏先民就有在腊月筹备过年的习惯,有说法认为,腊月的腊,和“腊肉”有关——根据考古专家考证,在殷商时代,商朝贵族就掌握了制作腊肉,并用于在冬天食用的习惯。如同《乡土中国》一书提到的观点一样:传统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农耕社会。而到了腊月,正是一年中唯一一次可以休息的时间,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寻常百姓,都要在腊月里好好歇歇,和亲朋互动,和家人团聚。而古代虽然没有成熟的经济学理论,但是供求关系影响还是客观存在的。一到腊月,人们都回家过年去了,这就导致劳动力的稀缺。
很多商家为了寻求临时的劳动力,就会增加酬金来招徕临时工作的人。这和当下节假日工资加倍是一个道理的。而古人认为,真正有点本事、能力的人,是不会感到太缺钱的,也因此不必牺牲腊月回家团聚的机会去赚腊月里的加倍工资的。于是,有了这样的一句话“好汉不挣腊月钱”。
其实在“好汉不挣腊月钱”的后边,还有类似的一句话,叫做“好汉不挣六月钱”。古人计算一年的月份习惯采用农历,而农历六月,往往是三伏天时分,是一年时间里最热的一段时间。这期间,哪怕不劳作,在家避暑,都感觉酷热难当,而这种气温还要出去劳作,其辛苦指数可想而知。因此,古人认为:有出息的人,是不会在三伏天劳作的。于是,得出这样的一句话:好汉不挣六月钱。
当下的中国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农耕社会距离我们早已经渐行渐远。并且,随着第三产业的发达,很多服务行业、商家,即便是大年初一,依旧照常营业——比如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很多网吧在正月初一营业。并且,很多大的超市、购物广场,在除夕都不曾休假。因此,对于“好汉不挣腊月钱”这种看法,小编认为不该执着:打算回家团聚的,可以回家团聚;觉得春节期间是一个赚钱好时节的,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来赚钱,不必顾虑腊月挣钱应不应该问题。对待六月的态度也是如此:如果三伏天人人都想当“好汉”,都不劳动了,这社会运作会停滞。毕竟,农耕社会的许多经验和价值观,已经不适应于当代这个多元社会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