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下午举行的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介绍,当前,部分疫苗品种已进入动物试验阶段。我国各研究团队的研发进度与国际进展基本保持同步。“疫苗作为一种应用于健康人的特殊产品,对其安全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疫苗研发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以及严格的管理规范,需要给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来开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产品。”张新民说。
由于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病原体,疫苗研发难度比较大、周期比较长。为确保尽早研发成功,在科研攻关应急项目中,多条技术路线并行,“包括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等并行推进,切实保障成功率。同时在联防联控机制下,多个部门给予疫苗研发团队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使研发工作进度更加紧凑、更加高效。”张新民说。
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阶段性进展如何?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景华介绍,各种疫苗有各自的特点、优点和缺点,它们都是相辅相成的。严景华所在的科学院团队承担的工作是重组蛋白疫苗的研发,此前也负责MERS疫苗的研发,积累了相关经验。据她介绍:“重组蛋白疫苗是把一个病原体最有效的抗原成份基因拿出来,进行体外重组,表达蛋白,然后制成疫苗。这种疫苗说的研发不需要一个相应生物安全等级的场所,目前已经设计完成了疫苗。”此款疫苗现在正进行动物测试,看免疫效果,同时进行的还有安全性评价和生产工艺研发。“很多试验在同步推进,争取疫苗早日上市。”严景华说。
严景华强调,目前在全世界还没有冠状病毒疫苗上市,也就是说缺乏经验,也缺乏疫苗的风险评估,所以新冠疫苗的研发对科研人员是一个挑战。“疫苗是用在健康人身上的,必须安全有效,所以安全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