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一则假冒新华社记者发布的“4月1日起降准”的谣言在微信群流传开来,并在市场上迅速传播。这被不少人认为是当天股市大涨的原因。当天晚上,人民银行办公厅迅即出面澄清,指出该消息不实,及时戳穿谣言,阻止了谣言继续大范围扩散。
今天,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央行已就此事正式致函公安机关,请就此次编造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央行用罕见的强势态度给金融市场的造谣者提醒:造谣重大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将受到严惩。由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动性越来越强,第一财经记者从接近央行人士处了解到,“有人短期做多、长期做空”或许是央行态度如此坚决的原因。
今日上午,央行直属的金融时报旗下的中国金融新闻网发表评论文章《成方街时评:给金融市场上的造谣者提个醒》,并被央行办公厅官方微博转载。文章表示,央行也已就此事正式致函公安机关,请就此次编造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文章指出:
3月29日(周五)傍晚,一则假冒新华社记者发布的“4月1日起降准”的谣言在微信群流传开来。稍后,人民银行办公厅迅即出面澄清,指出该消息不实,及时戳穿谣言,阻止了谣言继续大范围扩散。央行也已就此事正式致函公安机关,请就此次编造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4月1日已经过去,央行并未降准。上述假冒发布的降准谣言被戳穿。
就29日这则“新华社权威信息”,有人猜测,编造这则谣言的人或许是出于“浑水摸鱼”“谣言造势”的目的,把某个市场人气和价格抬高,趁机出货。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4月1日“愚人节”前的一个玩笑而已。
不过,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其后果不可小觑。如果是出于主观故意,那么这一行为已经越过了法律的边界。但即使是开个玩笑,这样的玩笑也开不得,而且同样需要承担开玩笑的法律后果,因为类似的传言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甚至会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
过去这些年,金融市场上出现的虚假信息编造传播事件并不在少数,有时一条短消息就能造成市场骤然震荡。2013年6月“钱荒”、2015年“大跌”期间,越是市场大幅波动的时候,越能看到各种谣言 “推波助澜”,加剧市场恐慌、踩踏和风险扩散,影响十分恶劣。即使一些“传言”最终被证明是谣言,但已给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影响,一部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也已因此损失了真金白银,更有甚者给金融稳定构成威胁,而造谣者或许已经从中渔利,趁机捞上一把。
一招防止谣言
事实上,在金融谣言中受伤的往往是中小投资者,因为不少中小投资者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也缺乏对金融谣言的辨别能力,从而更容易轻信各类谣言,最终遭受损失。而专业投资者往往掌握较多金融知识,也善于从权威的信息渠道对信息进行鉴别,因此能够在第一时间对谣言进行甄别。
其实,要识别金融谣言并不难。首先,对任何金融信息,我们要善于从官方网站寻找权威信息。对于货币政策,通常由央行发布在其官方网站首页,随后才被各大媒体转发。因此,当我们看到诸如降息、降准等重大货币政策信息后,可以到央行官网进行核实。如果在央行网站无法找到相关信息,那就需要对传言提高警惕。
央行官网利率、存准率相关信息入口
同样,对于GDP、CPI、PMI等经济数据,我们需要从统计局的官网进行核实。对于进出口等贸易数据,则可以从海关总署的官网进行核实。
其次,按照目前媒体的生态,各大财经媒体会在第一时间抢发重要财经新闻。因此,一旦出现央行降准这样的重大消息,各大财经媒体的APP早就刷屏了,根本轮不到微信群、自媒体先行传播。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不少财经媒体的APP是通过自动读取央行官网通告的方式来抓取重大新闻的,因此能够在央行发布信息后的毫秒级时间内抓取到信息并对外发布。如果我们只看到朋友圈、微信群转发“大新闻”而却没有看到各大官媒旗下APP“刷屏”该新闻,那么基本可以断定那是谣言了。
第三,从行情的走势也可以判断传言的真实性。对于降准这样的大新闻,通常对市场短线走势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避免对市场的扰动,央行通常会选择收盘后公布这类消息,甚至有时会选择在周五收盘后予以公布,给市场留下足够的消化时间。
反过来说,如果真的央行在盘中公布这样的重磅消息,那么市场通常会出现突然拉升的走势,而非像上周五那样的“稳步上涨”走势。
去年以来已降准6次
事实上,近一年多以来,降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去年的1月1日、4月25日、7月5日、10月15日,央行已经四次降准。仔细看上述日期,分别为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也就是说,去年每个季度的首月,央行都进行了降准。今年同样如此,1月份,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分别于1月15日和25日各下调0.5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从去年初开始,央行维持了每个季度第一个月降准的惯例。因此,进入4月,也就是第二季度的第一个月,市场对于本月降准已然有了强烈的预期。
此外,近期政策层面多次强调不搞“大水漫灌”,转而采取“精准滴灌”的方式,这也从侧面看出,市场对于“降准”的谣言或许反应过度了。
正因为金融市场对信息的敏感性,使得谣言往往对市场能够产生重大影响。而造谣者如果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并以此实现盈利,那么必然会损害大量投资者的利益。
也正因如此,编造传播虚假金融信息,是被我国法律法规严格禁止的行为。假使此类行为造成严重后果,便构成犯罪,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加大了对编造传播金融虚假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例如,2016年以来证监会共办理相关案件17起,依法做出行政处罚13起,对“同花顺”网络、“山石观市”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曹磊等人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其中2起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文:深思
来源:第一财经、金融时报,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