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品做得再好,因为仿制,本质上,它已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所以收藏者在继承和弘扬传统眼学的基础上,可把鉴别瓷器的焦点,对准于古瓷上的那些不易仿作的细微之处,以获取可靠的时代信息。
例如:高古瓷上当有的老化纹片(冰裂纹、牛毛纹);土沁的形态可否真实;火石红的多种表现;底与足的时代特征;主题装饰和辅助纹饰的变化等等。
例如古瓷上的釉上彩:明代之绿发翠,清三代的绿闪黄,乾隆以后的绿闪蓝;明代矾红色泽较暗、呈枣皮红,清代矾红色泽较亮、略带渲染层次;明代五彩施彩浓重、呈大红大绿,清代施彩较柔、红绿浓淡适中;明代蓝彩用釉下青花表现,而釉上蓝彩,始于康熙。
还例如彩料边缘白釉地上所出现的一圈五彩光环“蛤蜊光”,在目前的鉴定上仍旧有效,但只能说,已不是绝对的了,需要藏家多个心眼,带着问号,谨慎核査其他细微之处。
又例如:清乾隆颜色釉之蓝釉、豆青釉、粉青釉和茶叶末等,在胎釉交汇处会有一圈“锯齿痕”,乾隆之后则少见。这些微妙部位所闪耀的亮点,可使辨识年代更加可靠更加准确,更是应对当前“仿品如潮、高仿技术日新月移”的有效武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