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出生的王浩旭在父母眼里还是个孩子,可是在抗疫一线,年纪轻轻的他与所有的白衣战士一样冲在一线,勇往直前。除了进隔离区,他还当起了志愿者。3月26日,作为志愿者的王浩旭到白石在乐清火车站值勤,给进站的人员测量体温。
主动应战 支援感染科
王浩旭是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名年轻的住院医生,2015年大学毕业后,去规培三年,正式在三医上班才一年多。去年大年三十,他刚上完一个日夜班,就接到科室主任提出的支援感染科的通知,王浩旭毫不犹豫主动应战:“我是党员,让我去吧!”
过年那阵子,脑血管疾病患者很多,神经消化内科长期紧张的工作使王浩旭都没能好好休息,咳嗽了近一个星期都没有好。当天下夜班后,王浩旭第一件事就是去拍CT片,排除了肺炎的可能,就带病出征了。
王浩旭是家里的独生子,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性又那么强,他去一线支援,父母很担心,妈妈急得直掉泪。王浩旭极力安抚双亲,义无反顾奔赴一线。从正月初二开始,他作为第一批支援感染科的医务人员,连续奋战疫线半个月,先是在发热门诊,后来在隔离病区。在隔离区的那些日子,他基本上是报喜不报忧,没有和父母细说里面的情况。下班后会通过微信向父母发个信息,报下平安。但一忙起来,常常会顾不上。身体不大好的奶奶成了他最大的牵挂,担心她老人家不愿戴口罩,又喜欢乱跑,会增加感染风险。
“在感染科的这段时间里,大家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完成每一项严格的操作,在一个战壕里有一种生死相依的情感。”
“在隔离病区,看到了世间百态,见识很多,感触很多,有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过来看发热门诊,面色凝重,做出来的CT等检查是正常的,他们露出开心的笑容,但有些病人查出是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直接就崩溃地哭了。”
冲在一线 更多的是责任
“所有人都不敢接触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唯独医务人员,敢冲在一线。他们难道不畏生死?不,他们也害怕,但这是一份责任。”……
刚刚成立的感染科隔离病区,刚开始物资、防护设备不足,隔离布局刚刚起步,有时会连着上15小时以上的班,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气都透不过来,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但王浩旭无怨无悔。工作之余,王浩旭在手机备忘录里记录下在战疫一线的点点滴滴。
让王浩旭最开心的就是看到病人康复。他记得,有个病人刚住进来时发烧咳嗽,高烧不退,经过他们的精心治疗,一个星期后,患者病情稳定下来后,他放心了很多。
正月十五那天,病人突然多起来,王浩旭等几名医生一直忙到21时还没能吃上晚饭。后来,还是朋友发短信问他吃了汤圆没有,他才想起当天是元宵节。
走出隔离病房 又去动车站
走出隔离病房后,王浩旭又响应市三医内科党支部的号召,积极报名上了另一个“战场”,当一名志愿者,最近他去动车站或高速路口值勤给来往人员测量体温。“我听从组织安排,随时准备着。”王浩旭说。
来源:乐清日报(中国乐清网)全媒体记者 徐琴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