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丝绸流通国外,加上马王堆汉墓出土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我国一致认为纺织业是兴盛于汉朝时期,但是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却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纺织工业的认知。
2006年12月一批盗墓贼在江西一带徘徊不定,他们自然引起了考古专家和警方的注意力,随着调查工作的深入,一座2500多年前的古墓也是逐渐浮出水面,根据出土的文物推算李洲坳东周墓葬为春秋中晚期。
2500多年的墓葬在我国的考古史上并不算遥远,但是这座古墓的墓葬形制奇特,埋葬风格也是十分特殊,在全国的考古史都实属罕见,出土的文物高达650余件,竹木器144件,漆器12件,玉器13件,青铜器30件,原始青瓷器7件,金器1件,金属器5件以及纺织品300余件。
最为特殊的就是“一坑多棺”, 李洲坳东周墓葬一共出土47口棺材,22具完整的人类尸骨,大多数呈现仰面侧卧姿势,由于常年浸泡在积水当中,棺木和尸体还算是完整,在尸检当中,发现有7具都是少女。
年龄在15岁到25岁之间,她们身边还放着一些纺织品,她们是由丝绸和竹席包裹着下葬,专家由此推出她们应该都是纺织女工,而她们的尸骨的一些关节,膝盖,牙齿上都长着一些绿色小花的结晶体,最长的一块达8.5厘米。
通过检验这些结晶体的成分,均含有“磷酸铁结晶”专家推测,这些绿色结晶应该是人体中毒之后跟地下水结合产生,除此之外,在第八具棺材当中发现了类似脑骨髓的物质,国内古代人体骨骼专家表示。
李洲坳东周墓葬的人体骨骼的出土填补了中国南方地区先秦人骨研究的这一空白,33号棺材还取出了保存完整的古尸脑组织,除此之外,这300纺织品都是织锦实物,而且都是由朱砂矿物染织而成。
每厘米的经线240根,花纹有各式几何纹和动物纹样,最令人惊喜的是还出土了纺织服装,这一发现完全改写了中国的纺织历史,之所以会出现“一坑多棺”也是因为先秦之前的人殉之风。
人殉之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持续了2000多年,殷商时期最为鼎盛,关于人殉的规模并没有记载,不过有一个大概,墨子曾说,天子死后,殉葬多则数百人,少则十人,在出土的殷商墓葬当中,都发现了不少大规模的人殉。
人殉在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开始衰微,秦朝开始禁止人殉,汉代以后基本绝迹,人殉消失也是宣告着封建王朝的来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