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不喜欢人潮蜂拥的景区,摩肩接踵的喧哗让人根本就没静心欣赏美景,尤其是去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无法思考的同时,连拍照都找不到感觉。
前段时间去了一趟安徽黟县,到了这里,西递、宏村是要去的,但是人特别多,徽派建筑的精美让人流连,池塘小溪,老人老屋,这里似乎还生活在前世的光阴里,两个古村的历史人文和散发的典雅气息自不必说,但是在这两个村子的隔壁,还有一个叫卢村的古村落,安静中透着优雅,但是鲜为人知,来的人特别少,非常适合一个人拎着相机游走。
卢村距离宏村大约有一公里的样子,它的美绝对不亚于宏村和西递,我到的时候天空下着小雨,温润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条大河从村中间穿过,蜿蜒浩荡,水流声澎湃于耳,走在岸边的小路上,远远向前望一眼便心生欢喜。
古老的徽派建筑散落在这个村子的每一条小径上,偶尔,有老人撑着伞从你身边走过,或者或者透过窗棂向外探头打量从门口经过的游客,如果目光相遇,他们会给你一个无言的微笑,然后各自忙自己手中的活计。
一个村民背着一个婴孩,从对面的河岸经过,我举起相机抓拍了一张,将他们的身影定格在了轻柳烟雨中。我想我喜欢这样的光景,静寂的旅程中有淡然的时光,有不为外人道的欢喜。
卢村的美在于这里的老屋,在于这里的大河,在于这里的老人和孩童,也在于这里的安静与朴素。
这里的建筑群大多是早年间商贾或官员们的府邸,他们或经商发财后富甲一方,将祖宅修缮如园林别墅,或者走上仕途位至大夫,然后回乡将自家庭院扩建等,彼时的人文与审美使得这些建筑历经数百年依旧如艺术般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
或许那时候人们的居所都有一个名字,比如思成堂、志诚堂、思齐堂、大夫第等,这些宅院的称谓让人浮想联翩,似乎有了名字,家族的文脉就得以传承,或者家族良好的风气就得以弘扬。
不过据说这些大户人家的家风的确优良,他们会让孩子们去上私塾,男女一样,而穷人的孩子就没这样的机会,除却财力上的限制,思想上的认识当然也大不一样,所以大户人家优秀人才辈出,更加显耀门庭。
时光荡涤了数百年的尘埃后,如今我们从这些建筑和雕刻的物件上,或许能窥见那些乡绅大夫们生活。
比如有“中国木雕第一楼”之称的卢邦燮木雕楼,精美绝伦的木雕,不仅雕刻出艺术,更雕刻出时光。这里的牌匾上介绍说,卢邦燮官至清朝道光四品朝议大夫,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县或者市的一把手,那时候的四品朝议大夫为世袭制,还有封地。
从卢邦燮的官阶地位可想那时候这座门庭是多么显赫,卢邦燮在从政前是一个商人,据说非常成功,绝对的富甲一方,人称“卢百万”,但不知道为何走上了仕途。不过根据目前的记载,卢邦燮的家风相当优良,“敬祖宗 孝父母 敬长上 友兄弟”。
作为当时的成功人士,卢邦燮娶了六房妻妾,她们在这座木楼里生活,生子。想象一下她们生活的那些场景,似乎就能编出跌宕动人的故事。
木雕是徽派建筑的艺术的精华,这的木雕几乎铺满整个房梁、窗棂以及门楣,除了花鸟虫鱼,还有很多木雕讲述了一个个故事,这些场景以艺术的雕刻呈现,别具一格,令人赞叹不已。甚至还有雕刻着典故,比如在一处庭院的上方,有一块木板雕刻的是一个骑马书生和书童赶考的画面,画面上还雕刻一只猴子,“马上封侯”的寓意一下子令人恍然。
千百年的历史更迭,这个村落在光阴里依旧保持着优雅姿态和文化内涵,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随心而走,静思后者发呆,都是一种享受。
靠山临水的村落,一草一木似乎都充满灵动气息,房前屋后的小径蜿蜒幽深,青石台阶古朴清脆,马头墙、小青瓦勾勒出一幅一幅的素描,看着这样的情境,感性的人或许会在心底生发莫名的感动。
转进一条巷子,石板小路深入未知,然后各种纵横交错的小径铺陈,缠绕于房屋四周,门庭敞开或紧闭,都是浓郁的徽韵。这些古旧建筑如今都成了民居,很多还住着老人,他们在斑驳的时光里与这老屋融为一体,似乎与这些建筑尘埃一同从前世走来,成为今世的风景。
树木有年轮,人世有沧桑,而这个不为人知的卢村却在这时光的深处,静默如莲,定格成画,静待今世的来客,倾听往日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