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无人-有人搭配似乎已经是过渡至下一代战斗机的潮流,各个航空大国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无人战机,差距只有无人战机的完成度而已。目前无人战机完成度较高的有中美俄与欧洲,介于欧洲神经元项目凶多吉少,现今能快速装备无人战斗机的只有中美俄三家。
这里首先要矫正一个概念,无人战机并非越小越好。由于需要和有人战机搭配使用,无人战机在作战时需要面对更高的风险,以降低有人战机损失的概率。再加上现今AI技术发展还相当稚嫩,无人战机最好留有承担损失的冗余。类似欧洲"神经元"这种项目面临的就是花费昂贵的经费研发"高价消耗品"的尴尬局面。美军在经过X47b上舰测试后也选择转入技术储备,转而更青睐波音的"忠诚僚机"项目。
"忠诚僚机"项目成果是架11.7米长,起飞重量估计超过10吨的中大型无人机,整体重量还没有X47B、俄国"猎人"20吨那么夸张。由于采用了更保守的设计,整机价格相比一票飞翼机优势很大,在世界经济低迷的19与20年对客户很有吸引力。虽然隐身性能不如飞翼,但好在数据链、ai这种便宜件不会低配,目前看来是最适合与战斗机配合作战的无人机。波音的预期是每架控制在200万美元。相比数千万美元的X47B与数千万欧元的"神经元",这个价格带来的蜂群效果以及可消耗性无疑是超值的。
我国并非没有X47B与猎人这样级别的机体。此前航展展出的彩虹7、阅兵展出的攻击11,都是和X47B差别不大的机体。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这三架飞机都是典型的攻击机,除了猎人尚不清楚战斗性能如何,其他几架飞翼的战斗灵活性是要远低于传统战机的,飞翼机体天生的机动差并不能发挥ai不怕过载,方向感不乱的特点。虽然现代空战不再是狗斗时代了,但战机的战术机动依旧关系到战机把握、切入方向、危险规避等等。
如果单就重量的话,我们一点不输国外,但世界范围内的重型无人机大多都是攻击机,无人战斗机重型化、无人机战斗机飞翼化潮流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靠飞翼减少反射截面增大机体和如同"忠诚僚机"一般缩小机体并气动修型并没有过于明显的差别。正因为如此,我国战斗型无人机"暗剑"并没有采用飞翼的气动布局。而是采取了类似四代机的翼身融合三翼面高机动布局,以10吨+的小机体以及隐身气动外形减小雷达反射截面,同时控制成本。
战斗机无人化成为趋势的今天,盲目求大显然是不可取的。吨位代表的仅仅是运载能力,而非战力。只有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才能造出实用化最强、最适合自己的无人机。
作者silverbi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