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条件。
故意制造焦虑的人,无非是想从焦虑中获利而已。
“月入七万过不好暑假”
不过,题目已经变成了“月入五万,过不好一个暑假”和“月入七万,过不好一个暑假”了。
按照这种思路,那么,我大概查了一下数据,年收入低于100万的家庭,在中国是绝大多数,为99%吧。这些家庭,都过不好一个暑假了。
也就是说,月入低于一万的,有低于一万的过法;月入一两万的,有一两万的过法;月入五六万的,有五六万的过法;每月收入十万、百万、千万的,也自然有他们的过法。
每个家庭,无论收入多少,都可以有自己的方式过好暑假——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量让孩子过得有意义一些,有什么不对吗?
月入低于一万的,没有必要感到自卑;月入七万的,也没有必要骄傲;月入十万百万的,也没有必要觉得对不起谁。
老话说了:谁的钱谁花,人家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其实,这种按别人的标准,来哀叹自己过不好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很多人写这种“过不好”的文章,无非是挑起矛盾、吸引关注而已。
他们还会写“智商低于120的孩子没有前途”“不上排名前三的国际学校根本别想申请藤校”“六年级还没考过托福就太晚了”……
故意制造焦虑的人,无非是想从焦虑中获利而已。
这几天,很多人也在讨论关于北京顺义的妈妈,是如何已经超越了海淀家长的文章。(本身,把每个区的家长拿来定义、比较,就是故意挑事儿。这就跟那些地域争端一样。其实,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过法,谁要去比较呢?)
据说,顺义妈妈一般只活跃在自己的私密小圈子里;半数以上都是五百强,英美海归大多数,哈佛、耶鲁名校毕业;英文水平堪比国际台主播,讨论的话题是“干细胞”“新款智能跑车专业分析”,研究的方向是“如何避开印度娃娃上藤校”;
拿的都是全球最新限量包包,每天接孩子都开奔驰宾利法拉利;孩子四年级要考SCAT,参加约翰霍普金斯天才营选拔,5岁美国夏令营,四年级去英国私立名校考试,还要把游泳、网球、钢琴等学到专业级别;
她们自己的水平,可以随便进入一家培训机构当高级主管,可以为孩子当保姆、当司机、当助教,可以学书法,可以学古筝,可以钢琴考到十级,为孩子花费100万;她们秒杀只盯着北清的海淀家长,已经把战场扩大到了全世界……
其实,在任何一个区,朝阳、海淀、东城、丰台,都有海归名校的家庭,都有五百强高管,都有陪着孩子参加比赛的家长,都有跟孩子一起学钢琴的妈妈,都有梦想自己孩子能够上美国名校的愿望……
孩子在一天天的成长,她的作品也一部部出版。甚至,她这几年来,所获得的专业成就,更超过了过去工作的时候。
她对孩子的要求很高,也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高,还对自己的价值要求很高。我们最佩服她的就是,她可以把这几方面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她们也会坚持几年送孩子学游泳、学芭蕾,但并非为了增加升学的资本;她们也会自己学习打网球、弹钢琴,但并不是为了给孩子当”人肉纠错机“,而是自己感兴趣;她们也会送孩子去参加集训、比赛,但是她们也会为了自己的事业出差,为了自己的生活旅行。
END
END
白滔滔:童书妈妈联合创始人。学机械、转经济,自学写作进入媒体,历经新周刊、南方报业,后创业从事数字出版。著及编著有《我手机》《十三亿》《西方教育三千年》《西方童诗300首》等。喜欢钻研教育思想,开发写作课程,和读书会家长孩子交流。同时,担任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致力乡村幼师等项目。他还是每天穿得很酷去接送女儿的爸爸,是女儿小丸子眼中永不断电的故事机。
转载 需转载文章,请在文中留言,并附贵号介绍,我们会联系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