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的早茶生活 王萍 摄
悠闲的早茶生活 王萍 摄
中新网兰溪7月28日电(记者 奚金燕)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座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如诗如梦如画。在江南“古镇圈”中,有一座偏安于浙江兰溪的千年古镇,遗世而独立,在岁月的流淌中那石板桥、那青砖路、那飞檐翘角依然如昨,不改本色,一切都仿若停留在旧时光里。
这座古镇名唤游埠,在繁华的水运年代曾是“钱塘江上游第一埠”。在快节奏的工作日,享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已是难得,而在游埠古镇,当地人常常是用一杯早茶,打发一整个早上。在这里,时光是慵懒的,岁月是惬意的,因此游埠古镇也被网友称为浙江最“慵懒”的古镇。此刻,不妨跟着小编,一起感受下游埠古镇的“十二时辰”。
游客体验游埠早茶 兰溪宣传部供图
卯时:凌晨5点~早晨7点
游埠人的一天从一杯早茶开始。夏日的凌晨,当许多人还在睡梦中,游埠古镇已经苏醒了。古镇上有一条青砖黑瓦的老街,被称为“江南第一早茶街”,长约500米,两侧尽是茶馆。天未亮,茶馆老板就早早将整排老木头门板拆下来铺在屋檐下,拉上几张板凳,等待来人开桌。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古镇,青砖黛瓦间,袅袅炊烟温柔地升起,老街渐渐人声鼎沸。老茶客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刚一坐下,老板立即提着长嘴茶壶过来,将滚烫的热水倒入白瓷杯中,在茶叶间漾开一朵水花,绿茶的芬芳瞬间蒸腾而上——新的一天开始了。
相比精致的广式早茶,游埠的早茶充满着农耕气息,就像是儿时父亲常喝的,浓厚且质朴。待到茶入口,略苦涩,其实对当地茶客来说,并不是早茶有多好喝,而是享受喝早茶的时光。这里的茶客大都是上了年纪的农民,从方圆十里赶来,一杯茶,一块钱,可以吃上一晌午。或叙谈农事、家事,或独自喝茶品茗,到八九点钟,老茶客们才渐渐散去开始一天的劳作。
早茶街的由来已久。据考证,早在唐初时,游埠就建有码头,往来商船在此休息作业,是浙赣闽皖交界处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交易地、商埠重镇,被誉为“钱塘江上游第一埠”,游埠的名字也因此而来。
游埠炒米粉 兰溪宣传部供图 摄
为等待往来商船,古时的人们黎明时分就云集到各个埠头边的茶馆里喝茶聊天,寻找商机、交流感情,船工们都是干体力活的,需要一些吃得快又油腻耐饿的食物,就着粗茶搭配,解渴又去油腻;而商人们需要一些方便携带的糕饼类食物带身上出门,所以不断发展下来,小吃种类越来越多,像鸡子粿、炒米粉、汤圆、酥饼、土糕饼等几十种美食成为了埠头茶馆的常见小吃。
在这里,你可以点一杯茶,喝一上午,听一听乡亲道家长里短,或者沿着老街漫步,数一数古镇的年轮,触摸岁月的痕迹,没有人会说你虚度了时光。因为在这里,光阴就是用来慢慢过的。
“六指头”酥饼成网红打卡点 王萍 摄
未时:下午1点~3点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在游埠古镇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质朴的市井生活,尽显人生百态。
下午时分,烈日当头,老街上的“六指头”酥饼一个接一个新鲜出炉,这里是许多外地游客必来尝鲜的打卡点。今年63岁的柳历清因从小左手上有六个指头,因其姓“柳”又与“六”谐音,所以镇上的人就叫他做“六指头师傅”。他做酥饼已近40年,起面、揉面、擀面、泼油、剁馅,每道工序,都烂熟于心。刚出炉的酥饼,手心大小,被烘烤得油光光,黄澄澄的,咬下一口咸鲜陈香,久不能忘怀。
一直以来,柳师傅坚持古法手作的酥饼受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喜爱,一天就能卖出两千多个。“大家喜欢我就会一直做下去,到做不动为止。”柳师傅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道传统小吃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品尝到。
除了老手艺,游埠古镇的一切都仿佛是过去的模样:古桥、石阶、花灯、牌坊……无论是风貌还是格局仍较完整地保留着。横贯镇内的游埠溪上有清代所建的“永济桥”“永福桥”“永安桥”“太平桥”“潦溪桥”,人称“五马归槽”,堪称一绝。
站在高高的石拱桥上,静静地伫立。看远处,水边人家袅袅升起炊烟;看近处,女子在埠头捣衣,桥下漾起了微微涟漪……在这个小镇中,一切事物都显得慵懒和与世无争,心境也格外放松。
卖篾编制品的小铺 兰溪宣传部供图 摄
酉时:下午 5点 ~ 7点
日暮西下,阳光温柔地散落在黛瓦黑墙间,勾勒出古镇优美的轮廓。除了早茶和酥饼,古镇还藏着许多“宝藏”铺子,如协通大当铺、祝裕隆棉布号等商号,甚至还能寻找到一些正在渐行渐远的老行当,如制秤、打铁、烙画、篾编制作等,将记忆一下子带回来到了那个物资匮乏的遥远年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刻,老手艺人都已纷纷准备打烊,结束一天的辛劳。
沿着街头,继续前行,远远的就闻到了酱香味,走近一看是一家酱坊,木制的大门,正中一块牌匾写着“游埠酱坊”四个大字。旧时游埠溪两岸,曾汇集着酱、酒、染三缸和豆腐、糖、油、炒、磨五坊。“三缸五坊”的生意,在这里最为兴盛。步入酱坊,宽阔的大晒场整齐地摆着一百多口千斤缸,仿佛诉说着这里昔日生意的兴隆景象。如今,几位年轻人传承着这一古老的手艺,借助时兴的电商让酱油香飘更远。
“游埠酱坊 兰溪宣传部供图 摄
随着时代的发展,游埠古镇也并非尽是“旧时光”,如今亦呈现出了诸多“新景象”。前些年,当地在酱油坊的对面,建起了郎静山纪念馆。游埠镇是中国第一代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学会创办人郎静山的故乡。郎静山纪念馆二楼是古董相机展览馆,这里收藏了近300多台古董相机,包括间谍相机、战地相机和不少难得一见的藏品。其中,镇馆之宝是一台由英国伦敦露斯于1910年生产的超大型平板皮腔“汉顿斯”相机,长宽高分别为2.18*0.9*1.2米。
游埠古镇粉墙黛瓦 江绍城 摄
亥时:晚上9点 ~ 11点
夜渐渐深了,小镇渐渐归于沉寂。从深夜到黎明,日复一日的游埠古镇不仅藏着岁月温情,亦浓缩了历史的百转千回。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曾上演了古镇发展的辉煌,也曾演绎了水运的落寞。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也另有一分安之若素、知足向上的性情,正如柳师傅一样,坚守着老手艺,以一颗匠心处世。
如今随着环境整治以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镇居民也过上了触手可及的幸福小康生活,不再像以前,交通靠“走”,通讯靠“吼”。随着越来越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游埠在失去商埠文化后,正迎来新的发展的春天。(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