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日本的“中华街”,因为在这里不仅仅有美食,还有许多“故事”。说起中华街,最先想到的就是东京的新宿以及池袋的街道,这些地方在日本人当中也十分出名。但是我最近注意到一个问题:日本人认为的“有名店铺”和在日本的中国人常去的地方完全不同。到底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除了所谓的“口感”“味觉”之外,我想肯定也有其他的原因。深入的观察以后,我发现:即便同样是生活在日本,中国人与日本人也完全处于两个“世界”。
饭局发现的“不同”
我到日本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一般选择餐厅招待宾客的事情都交给公司的日本人处理。某次,参加了一位日本人的“送别会”,地点选择在北池袋的中华料理店。其中有一位日本人,他的妻子是一位中国人,很早之前就来到了日本。全场就我们两个中国人,不过她并不知道我是“中国人”,因为全程都没有说中文。来到料理店以后,她用中文嘟囔了一句:怎么是这家店,不是太好吃。我知道很多池袋的店铺,都比这个好吃呢。虽然日本人听不懂她的嘟囔,但是我确实挺了个真切。
其实选择吃饭的店铺,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一个很“讲究”的事情,他们做事不会靠“直觉”,往往靠的是评价和经验,日本人选择这家店铺,肯定有他的道理,事后我也和定店铺的日本人交流过,他确实看过很多“网上的参考评价”,大多数日本人都认为这个店铺十分“美味しい”。店铺中的客人,日本人居多,装饰是中华风的“大红色”,估计来到这个店铺的日本人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通”吧,因为许多店员也都是国人,甚至有日本人用中文点单。
饭局中,我也和这位国人交流了一下,让她给我推荐几家店铺。经聊天发现,她已经来到日本十多年,一直在东京附近,并且是一个十足的“吃货”。她告诉了我三家店铺,我一一记下。事后我在日本的料理店检索网站查阅了这几家店铺,无一例外,日本人的评分都不高。虽然网上的评价不一定代表实际的味道,但是真的是如“她”口中“好吃的店铺”的话,至少日本人是有一定的“耳闻”的。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我也询问过几个常年在东京的日本人,他们也自认为是“中国通”)
中华料理店的“菜单”
为了弄清楚到底是哪个地方的原因,我特意约了几个较好的朋友,有日本人和中国人,几人一同到日本的中华料理店吃饭。每个人都点了一些自己喜欢的菜,最后桌子上满满当当。我仔细看了中国人朋友和日本人朋友点的菜单,意识到了不同之处。国人即便是在日本的中华料理店铺,点的也是有动物内脏或者比较辣的菜,而日本人点的多是诸如“青椒肉丝”“麻婆豆腐”(名字听着挺辣,但是几乎没有辣味)之类的菜。并且在吃的时候,有动物内脏或者诸如辛辣的菜系日本人都是品尝一下,之后就不再往这类菜上动筷。通过这个事情,我看到了很多不同,但是只以“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味觉不同”这点,让我难以接受,总觉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为何在日本的中国人评价很高的店铺,在日本人口中并不会太认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在日本的中国人已经超过70万人,都有一个总称,为“中国人”。不过,这个只是对于日本人而言,其实国人也来自四面八方,根据出身地的不同,口味也不同。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喜欢的店铺,因为那些店铺符合自己的口味。不过,这个也是理所当然,自己不喜欢去的地方最后也是不回去的。
前文中的女性出身是南京,如果当时是大连出身的人的话,可能又是不同的评价了吧。顺便一提,开头那家店铺是以“东北料理”为主打,日本很多中华料理店,虽然看似相同,但是菜系是不同的,如果吃不惯东北口味的日本人在这里用餐的话,肯定是不会给这家店铺有“好评”的。相反,则会有较高的评价。但是,国人则不同,一眼就能够看出是不是自己喜欢的菜系,南京出身的人多是以“上海菜,江苏菜”为主,当然是不惯开在日本的“东北料理店”了。
与日本人不同的关注点
关于这个事情,与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关注点不同有关,可能有人说:这个不是废话吗?但是,每天在学校或者公司中的同事也有不同的关注点,所以知道的消息或者想要谈论的内容都有不同的差异,关于这个,又有多少人能够认知到呢?在日本居住,即便是没有业务往来,也能够接触到很多日本人。很多日本人其实普遍的认为:在日本居住的中国人,能够说流畅的日语,肯定和日本人有着相同的关注点。事实则不然!
通过上面的事情,可以看出一个易懂但也容易被人遗忘的道理:我们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知道。有人将日本人看成一个“整体”,往往认为:我知道的日本常识,这个日本人也必须知道。就在前两天陪客户吃饭的时候,中方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日本人吃面都要吸的很大声,为何这个日本人不吸?是不是不好吃?”很多时候,我们(中国人)普遍的认为,在日本吃拉面的时候,吸得很大声,才是对厨师的尊重,也表明面很好吃,其实这个认知就是“错误”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