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段时间,热搜有个名字居高不下,就是被称为“国民才女”的武亦姝。
两年前《中国诗词大会》那场飞花令我看过,印象深刻。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当武亦姝从容吟出的时候,评委无不叫绝,最终她横扫百人团,一举夺冠。
今年,武亦姝又以613分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再次将她推向了流量顶端。
不可否认,这个全民看成绩的年代,武亦姝的成功令太多人羡慕。
家庭教育和原生家庭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但我想说,武亦姝只有一个,如同你家孩子一样,独一无二,不需要刻意模仿,也无需探究其家庭背景,需要的是依据自身家庭情况的量体裁衣。
对于家庭中父母的作用,我非常认同温尼科特的一个词汇——“房客”。
事实的确如此,这个客人不是一般的客人,他是超级贵宾,注定要生活在你们家,不是任何其它家庭。
此生而言,注定和你们有着最深的渊源。
不论结局如何,都应珍惜这段在一起的旅程。
02.
要认识孩子作为房客,是有着他自己的生命旅程的。
那么,如何才称得上是真的关心“客人”呢?
第一,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换句话说,父母此生只为孩子提供一件事就足够了——自己人格的成熟和健康。
记者在探访武亦姝家庭时,也发现了这样的事实:爸爸每天下午很早就把手机关掉,继而专心陪伴女儿,或者读书、做自己的事情。
对孩子而言,身教永远大于言传。
给孩子讲一百个道理,但你本身是人格不成熟的,会做一些和对孩子要求相违背的事情,那么,所谓的榜样就是反向的。
第二,营造一个抱持的环境。
对于旅馆而言,这个抱持的环境就是干净卫生、饭菜可口、灯光柔和、床铺舒适、窗明几净、热水充足、交通便利等等。
抱持的环境有一个重要特点:让客人舒适地做自己。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家庭病了,孩子总会第一个站出来》,说的就是因为环境的失败,导致孩子不得不站出来替家庭发出声音。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只是服务者,客人才是被服务者。
好的旅馆一定优先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不是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毕竟归属于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
高级别做法是为客人量身定制需要,不是看到别人怎样的需要,也认为你家客人也需要。
不是培养出王亦姝、刘亦姝、张亦姝,因为她不是你家的客人,是属于武家的客人。
你家的客人你了解吗?理解过她吗?知道为什么快乐又为何伤心吗?
03.
那么,什么标准才说明把孩子当做了贵客?
你的人格、提供的环境、给的服务是合格的、恰当的呢?
答案也只有一个:孩子离开时,只对舒适的体验铭记于心,对父母的各种“好”几乎都忘了。
这是很有意义的标准,就像你离开宾馆,有的只是舒适、神清气爽、能量满满,却不记得宾馆老板叫什么、长什么样。
记住,真正高品质的养育过程,极少留下痕迹。
比如下面这三种“好”,一定会被深深记得。
- 愧疚感导致的“好”。
父母散发出来的味道是“所有的好都是为了你”,甚至牺牲自己来适应你,为了你舍不得吃好穿好、降低了生活标准和兴趣爱好、维系着糟糕的婚姻……
这样模式下长大的孩子,一定记得父母很多好,原因不是真的感觉好,而是要报答某种恩情。
不优秀、不努力、不进清华北大就是不孝顺,就没法报答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他们被愧疚感牵引,被迫加倍回报来缓解愧疚。
- 糟糕底色对比出来的“好”。
在我的咨询经验中,能把一个拥抱、一个鼓励记忆犹新的人,底色往往是灰色的。
比如:
处在被挑剔苛刻的环境中,
对一次安慰就印象深刻。
处在暴力虐待的环境中,
对一个笑容就终生难忘。
处在冷漠隔离的环境中,
对一个拥抱就感恩戴德。
我曾有位来访者,只要犯错就会被妈妈责罚,爸爸在一旁不敢做声。
有件事她记得特清楚:有一天不小心打碎了装满菜的盘子,妈妈罚她不许吃饭,只能看着他们吃。
正饿得难受,爸爸趁妈妈没注意,塞到她嘴里半个包子。
那一幕虽然只有一次,至今也已经三十多年,但是包子是什么馅儿的,以及那个味道,历历在目,就在此刻。
这种好的记忆来自缺失,记住的并不是好的体验,而是被凸显出来映衬那些糟糕的体验。
- 补偿导致的“好”。
早年妈妈稳定存在也能照料和接纳,但不知为何消失了一段时间,再次回来时,之前的好就会被牢牢记得。
这是一种补偿,补偿的是对失去的恐惧。
这种记忆源自丧失,比如亲人离世或父母离异,之前好的感受才会浮出水面,当事人牢牢记得。
04.
以上这三种都属于创伤体验的记忆,正常的、恰当的照料,孩子很少记得那么多“好”。
那些“好”只是被内化了,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更有力量应对自己的人生了。
这才是高品质的养育,剔除了父母潜意识想要回报的欲望。
尊重孩子自己的旅程,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我们心中的他们。
归根结底,只有真正认可孩子只不过是你们家的一位“房客”时,你才会发自内心平静下来,才不会成为亿万焦虑妈妈中的一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