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选择六盘水,且先不说引才政策吸引人,最关键的就是看中了这里有更大的科研空间,我们的科研成果能为这座城市带来什么、改变什么,这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人才二字,寥寥五划,却是一座城市竞争之本、创新之源、强市之基。2018年12月引进到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的张书东博士深谙这个道理,寒窗苦读数十载,同是博士的张书东夫妻两人深思熟虑最终选择来到六盘水师范学院,每天除了课题研究,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通过科研成果让六盘水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近年来,六盘水市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在抓引进、重培养,创机制、增活力,优环境、促开发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打造“贵州产业人才高地”“人才创业首选地”。
目前,全市已形成人才活力竞相迸发、人才源泉充分涌流的良好局面。人才资源总量达34.56万人,年均增长8.7%,为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全力实现多彩凉都新未来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创格局,“梧桐”引得“凤凰”栖
一座城市依靠什么吸引人才?越是高层次人才,越看重事业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从根本上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的大格局,成为六盘水市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这个根本,按照“优于历史、优于本省、优于西部”的原则,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意见》《六盘水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试行办法》等30多个政策制度,党的十九大后,又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中共六盘水市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从人才引进培养、作用发挥、搭建平台、创业扶持、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含金量高的激励机制,形成了“2+X”的人才政策体系。
如何突出人才强市导向?市委市政府聚焦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才与引智并重,积极采取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的引才方式,大力推进“33111”产业人才引进计划、“凉都鸿雁”引才计划、“凉都学子”回归计划等,着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农字号”“金字号”“创字号”“新字号”等重点领域人才集群,为全市改革发展集聚智力“外援”。
连续六年组织全市引才单位参加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共累计接待各类人才2.9万余人次,现场签约3300余人,签约人数连续六年排名全省第二......
充分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人才智力帮扶机遇,架起“六盘水—大连”协同发展友谊桥梁,从大连市柔性引进110余名党政人才挂职,柔性引进230余名教育、医疗、农业等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智力帮扶......
从交通银行、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等金融机构引进20余名业务骨干到地方挂职,推动产业项目投融资、“两权”抵押试点和“凉都三变扶贫产业基金”筹建等工作......
近年来,全市“筑巢引凤”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6600余名,其中,通过“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2500余名,一批批人才落地生根,形成了强大的聚合效应,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跨越发展。
“这些人才的引进,使我院教师的队伍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善,缓解了新专业师资力量紧缺的矛盾,为一些亟待发展的学科找到了学科带头人,培育了新的学科增长点,充实了一些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力量,加强了学术梯队的建设。”看着学院里像张书东博士这样的高精人才越来越多,六盘水师范学院人事处副处长陶中莉自豪地说。
培“沃土”,建强人才“孵化器”
一方沃土养一方人。在人才工作中,六盘水市既注重引进市外各类人才,又注重培养市内本土人才,立足本土优势,坚持就地取“才”、变“材”为才,以高层次领军人才开发为抓手,积极培养一批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土专家”“田秀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促进广大人才梦向凉都飞,在凉都热土上尽展其才。
注重培育青年“主力军”,启动实施六盘水市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博士、正高级职称、国家注册师等高层次青年人才,截至目前,累计纳入培养对象452名。统筹做好“西部之光”“甲秀之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等项目,1名人才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9人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计划,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激发人才活力,着力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截至目前,全市成功申报1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个省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人才基地。一项项人才培养举措,盘活了本土人才资源,厚植了人才优势,积蓄了发展动力。
强保障,优化人才“生态圈”
紧紧围绕“引进来、留得住”的目标,不断加大人才服务保障力度,大力营造爱才惜才、尊才重才的人才发展新环境。
加强经费保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近年来,市级共支出人才住房补贴、高层次人才津补贴等费用1600余万元,其中兑现专家人才津补贴900余万元,兑现人才项目奖励450余万元,投入六届人博会经费150余万元。
加强探索创新,推动人才政策落地落实。围绕中央、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的要求,大力推进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开展凉都高端人才信息采集工作,构建高端人才信息共享平台。紧紧围绕打造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战略目标,积极破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瓶颈问题。
实行高层次人才直通服务。依托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配套出台《六盘水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直通服务办法》,从户籍办理、社会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创业培训等方面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服务。同时,立足尊重人才、爱惜人才、服务人才,不断优化人才工作环境,为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问题,2018年市县两级在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心城区购买450余套人才公寓,供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免费入驻,为引进人才提供优质的住房保障服务。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
六盘水市将会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和举措,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聚焦改革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六盘水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熙妍报道
编辑制作:六盘水日报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