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振动时效工艺是否成功其最后的检测方法应是残余应力变化率个尺寸精度保持性的测试。但在振动时效处理过程中采用上述两种参数是不可能的,他需要长时间和复杂的测试过程。通常在实际生产应用的控制过程中往往采用振动时效前后的幅频特性参数曲线和振幅—时间参数曲线测试法并按JB/T5926 -91标准中第4.1条款或或 JB/101375 -2002标准中的第6.2条款验收来实现的。
(a)幅频特性曲线扫描法
(图中实线为振前所测曲线、虚线为振后所测曲线)
在振动处理过程中随着残余应力的下降,构件的内阻尼战小,所以在幅频特性曲线上所表现出的是固有频率的下降,(如图6--1中所示f1变为 f'1)、共振峰值的增高频带变窄。振动处理前测得的幅-频特性曲线和振后的帽频特性曲线对比可求出各参数的变化,经过多个试件处理后可把这些变化量的统计值确定下来。这样就可在生产应用时进行监测。
如果生产中所得的参 数变化与已确定的数值相近,说明振动处理的效果已达到。如果远远偏小,说明效果欠佳,尚需在激振参数(主要是激振力)上做适当调整,或支承方式上需做调整。
总之,幅一频特性曲线监测法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较为成熟的方法。
(b)振幅-时间曲线监测法
幅-频特性曲线是在振动处理的前后进行的,且频率在不断地改变。有时为了获得更好的曲线还需要将激振力调到最小(偏心最小的档级)。而采用频率不变的同时画出振幅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要比前一种方法更为简单,它既可以通过振幅的变化来控制振动处理的有效时司,又可通过振幅的变化量来监测残余应力的变化情况。
华云HK2000、HK2005 、HK2010系列振动时效装置,可以打印振动时效处理前后的曲线,处理效果判定立马获得(文章来源网站http://yingli.huawin.com)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