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傻子瓜子”给出了一道难题:雇12个人,算不算剥削?1984年,“傻子瓜子”雇佣人数过百,被邓小平点名保护:“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今天,人们用“56789”来概括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小平同志关心“傻子瓜子”
文/金涛
1982年底和1983年初,素以文教报道为特色的《光明日报》,突然把视线转向极其敏感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领域。继1982年11月7日至24日,分6次连载“安徽滁县地区‘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纪实”的长篇通讯,又于1982年12月20日在一版发表安徽芜湖“傻子瓜子”的两则消息。转年的1月4日,又在二版以半版篇幅刊登了介绍“傻子瓜子”的经营者年广久的经历以及因“傻子瓜子”而引发的一场尖锐的思想观念的撞击。
这篇报道即是题为《“傻子”和他的瓜子》的通讯。
称瓜子的年广久(图左)
01
尽管快到新年了,芜湖的街头巷尾多少也有过年的热闹气氛,但我一到芜湖,感到这里的气氛有些异样,犹如阵阵扑面而来的寒风。
我来芜湖之前,曾经事先和市委宣传部的沐昌根同志取得联系。当我在芜湖市委招待所安顿下来,向他说明来意,沐昌根除了表示全力支持,也向我透露了他的一些担忧。
这个新闻事件的背景是,一方面,每一个尝过“傻子瓜子”的人几乎众口一词称赞瓜子炒得好,口感好,价格又便宜又实惠。然而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人却在品尝瓜子的同时,思索着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这瓜子究竟是姓“资”还是姓“社”呢?许多人感到困惑。
此前不久,当地的《芜湖报》发表了该报记者徐明熙采写的关于“傻子瓜子”的报道,对年广久自动降价的做法给予了肯定。这则报道一经发表,在芜湖市引起截然不同的反响。广大市民纷纷称赞,并踊跃购买“傻子瓜子”;但是,有人尖锐地指出,这是为复辟资本主义呐喊,是两条路线斗争的现实反映。当即,一张大字报贴在闹市街头,据说大字报的作者是当地的一名干部。
傻子瓜子呆子报,
呆子报道傻子笑,
四项原则全不要,
这张大字报当即在全市广为传播。“傻子瓜子”的出现,最具代表性地冲击了长期以来公有制经济垄断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提出了个体经济能否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的严峻现实问题,人们在如此尖锐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问题面前感到困惑迷惘,对这样巨大的冲击似乎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02
用事实作出回答
我决定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到群众中去,直接倾听群众的看法与评价。
我来到年广久的家,看他在作坊里炒瓜子。我从年广久那里得知,芜湖自古以来是长江中下游颇有名气的瓜子城,以盛产瓜子炒货而闻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国家的统购统销政策,瓜子城的名声早已名存实亡。由于货源少,城市居民每年只能凭购货本在过春节时每户买半斤瓜子。这种状况不仅限于芜湖,全国各地大体相似。而芜湖附近各县的广大农村,过去以生产籽瓜为生的农户,因为计划经济的约束,也不种籽瓜了,收入大大降低。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策放开,城市经营瓜子的个体经济蓬勃发展,一改过去多年凭证供应瓜子的局面,这不仅活跃了市场,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生活需要,也刺激了农民种籽瓜的积极性。
这些情况给我以极大的启示。瓜子的生产,从过去国营企业垄断市场的状况一改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局面,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凭证供应的商品短缺年代,瓜子也是紧缺商品!“傻子瓜子”的出现,意味着社会产品的丰富,满足了市场的需要,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何罪之有?
另外,我也走访了年广久所在的管辖区的派出所和工商税务管理部门。对这两个部门的采访,一是了解年广久是否奉公守法,如实纳税;另一个问题则是涉及比较敏感的雇工问题,因为当时对个体经营的企业,雇多少工人算剥削,也是一个“姓资姓社”的理论问题,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我的心里也没有底。
工商税务管理部门的回答很有意思,他们不仅以满意的口吻称赞年广久按时自动交管理费和税金,而且他们讲得很实在,由于过去市面萧条,他们年年完不成税收任务,而现在税务部门的日子好过多了。因为年广久是纳税大户。所以他们认为,“傻子瓜子”没有什么不好。
这就等于告诉我,城市个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有效地活跃了经济生活,也为国家增加了税收。
深入调查使我大为开窍。我和徐明熙同志后来在联名发表的报道中总结了“傻子瓜子”的五大好处,正是从调查中总结出来的,这就是“一是作为国营经济的补充,活跃了市场;二是促进了国营商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三是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四是创出了名牌产品;五是解决了一部分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虽然有了这样堂堂正正的五条理由,但我们还是动了一番心思⋯⋯
03
在采访过程中,我获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芜湖市果品公司,是历来独家经营瓜子加工销售的国营企业,生产的瓜子以“迎春瓜子”为商标。在“傻子瓜子”问世之前,由于国营商业垄断市场,“迎春瓜子”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不仅质量差,而且价格昂贵。自从“傻子瓜子”打入市场,皇帝女儿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因为年广久也算得上是一个精明的有经营眼光的人物,他生产的瓜子不仅以质取胜,而且自动降价,在价格上向“迎春瓜子”挑战,从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这种形势面前,有两种办法可以保持国营企业的垄断地位,一是用行政干预手段取缔“傻子瓜子”,消灭这个竞争对手,这在当时来说也是不难办到的;二是根据市场经济的法则,对国营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在产、供、销各个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降低价格,以质优价廉的产品打入市场,从而使国营的“迎春瓜子”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我们在调查中高兴地获悉,芜湖市果品公司正是按照后一种办法迎接“傻子瓜子”的挑战。据了解,“迎春瓜子”不仅质量大大提高,价格一再下调,当时市场零售价比“傻子瓜子”还低。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决定把“傻子瓜子”的报道定位在与国营企业的公平竞争上,以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来展开对“傻子瓜子”这一经济现象的分析与肯定。这样,新闻的切入点就不是单纯地报道“傻子瓜子”,也避免了突出个体经济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04
风波并未平息
由于“傻子瓜子”这个新闻毕竟是触动了非常敏感、在党内颇有争议的问题,报道出去其后果如何尚难预料,不排除有很大的政治风险。所以,光明日报编辑部在版面安排上动了一番脑筋。先是在1982年12月20日《光明日报》一版刊登了两条消息并配发了一篇短评。一条消息的标题是《个体经营的“傻子瓜子”价廉物美信誉高,国营企业的“迎春瓜子”面临挑战赶上去》,另一条消息的标题是《“傻子”年广久向阜阳灾区捐款五千元》。另外,以署名“肖岩”配发的短评题为《有点竞争好》,文章的着眼点是“看来,国营、集体、个体企业之间还是有点竞争好,这既搞活了‘一潭死水’,又促进了改革,既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又使国家、集体、个人都得到好处。此等好事,何乐而不为”!
这一组报道,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铺垫,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铺垫。它淡化了突出“傻子瓜子”的印象,又强化了“傻子瓜子”的影响,似乎是一着不经意的闲棋,实际上却是一着高棋。接着,重头戏并没有马上开场,一直拖到1983年新年伊始的1月4日,《“傻子”和他的瓜子》这篇重点报道才见报,而且放在第二版刊登。现在看来,我认为当时报社领导是颇具匠心的,体现了高超的宣传艺术。既避免了锋芒毕露,又达到了批判极“左”思潮的效果。
05
后来学习《邓小平文选》,发现小平同志对“傻子瓜子”曾经有过几次重要讲话,这使我感到无比欣慰。特别是,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提到“傻子瓜子”问题。
他说:“这次十三届八中全会开得好,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一变就人心不安,人们就会说中央的政策变了。”“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
这次谈话,小平同志把对待“傻子瓜子”的政策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列,视之为“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明确指出“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1页)。
“傻子”和他的瓜子
记者 / 徐明熙 金涛
1983年1月4日《光明日报》刊发《“傻子”和他的瓜子》一文。
一九八一年八月的一天,安徽芜湖的闹市区——长江路的十九道门巷口,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人群之中,一个身材瘦削、头发蓬乱的中年人正在忙不迭地给顾客秤瓜子。在他背后的墙上,贴了一张十分醒目的广告,上书“傻子瓜子”四个大字。
“傻子”从小拜巢县人马老四为师学做水果生意,十五岁单独经营,对各色水果的储藏保鲜积累了不少经验。因为经营水果得法,“傻子”被人送以“水果大王”的美名。可是,自从吃了一场冤枉官司,“傻子”对经营水果心灰意懒了。
十年动乱之际,“傻子”挎着小篮子,在街头巷尾卖起瓜子来了。当时做小商贩是要冒点风险的。雄赳赳的民兵小分队,常常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傻子”面前,“横扫”了他“搞资本主义”的篮子,把瓜子塞进腰包。可是有什么法子呢?“傻子”上有老母,下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总得混碗饭吃,于是,他东藏西躲,用“游击战术”躲开小分队的袭击。
“四人帮”垮台,他敏感地嗅出了市场气息在变,党的政策和过去不同。他不再挎着篮子东躲西藏了,他家的那条巷子——十九道门巷口便是芜湖的闹市,他买了一部旧板车,堂堂正正地在巷口摆出瓜子摊子。当时全市的瓜子摊贩发展到近三百户,唯独“傻子”卖的瓜子最受顾客欢迎。
然而就在他春风得意之际,就在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新春,冒尖的“傻子”成了工商部门头一个准备整顿的对象。一场精心策划的“抄家”行动布置停当,所幸的是,时代变了,有关部门对这种不合时令的“革命行动”提出异议,使“傻子”免遭了一场劫难。
然而,这股风却在他的家里兴起一场轩然大波。他的妻子是个在职工人,听说又要抄家,吓得要死。她坚决要求跟“傻子”离婚。结果,这一对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夫妻终于分手了。
一场没有实现的抄家虚惊之后,“傻子”伴着老母和两个自愿随父的儿子,陷入了妻离子散的痛苦之中。逆境使人奋发。“傻子”决心在瓜子的行业闯出一条路来。
他背着一个小行李卷儿,风尘仆仆地从上海、无锡、苏州、扬州、镇江、南京,一直来到江西、武汉等主要的瓜子产地。他一个大字不识,每到一地,就到瓜子摊上花一角钱买一小包瓜子,边嗑边体会各地瓜子的风味,琢磨它们的配料和特点,默记于心。他发现扬州的瓜子带有甜味,上海的瓜子甜中带酸,北方的和江西、四川的瓜子咸中带辣,南北口味颇为悬殊。他还通过访问,掌握了椒盐、奶油、桂花、甘草、玫瑰、百合、辣椒、臭卤、五香等七十二个品种瓜子的配料。整整一百天过去了,当“傻子”回到芜湖他那间破房时,一个酝酿已久的想法成熟了:他要创制一种博采众家之长、溶南北口味于一炉的新瓜子,打入市场。
“八·一”建军节后,停业四个月的“傻子”重新出现在十九道门巷口。使人吃惊的是,他的瓜子看上去又大又饱满,吃起来一嗑就开,口味是甜中有辣,食后令人叫绝。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瓜子每斤价格由二块四角降为一块七角六分。
“傻子”瓜子开了降价的头炮,一下震动了芜湖市场。
九月五日,《芜湖报》专访“傻子”的报道见报了,“傻子”激动得满面泛红。许多群众,拿着当天的报纸,慕名而至,专程来买“傻子”瓜子,观者、购者把“傻子”摊位围得水泄不通。也就从这一天起,他的瓜子日销量由五六百斤猛增到三千斤。
“傻子”瓜子的轰动,无疑对国营商业是个促进。不久,供销系统的果品公司春光商店、贸易货栈,分别请来名师高手,制作出以多味为特点的“春光”瓜子和以纯奶味为特点的“迎春”瓜子,脱颖应市。接着,举办了“春光”“迎春”瓜子展销会。其价格也从每斤两块四降为一块七角四分。比“傻子”瓜子还低二分,一举改变了过去价高质次无人问津的局面。跟着,全市三百多家瓜子摊贩,也不得不把价格拉到相近的水平。
国营的“迎春”瓜子和个体的“傻子”瓜子形成了比翼奋飞的局面。他们的竞争给市场经济带来了清新气息,让人们看到国营商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以上内容刊载于2018年10月27日《文摘报》8版
主 编 | 龚孟关
责任编辑 | 谢灵芝
校 对 | 侯楠楠
声 明
文摘报微信公众号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均不作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