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来参加这次培训,就是想要在自己的服饰研究和方向上多一个向度,多一个突破口。”
王鑫,汉族人,穿着蒙古服,想学彝族服饰设计,年轻帅气,来自内蒙古。近日,当他出现在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凉山彝族服饰手艺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开班仪式的会场上时,立即引起了众人的关注,更让人好奇的是,他来到凉山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多学习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技艺。
当天,为期半个月的“凉山彝族服饰手艺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西昌学院北校区艺术学院举行。和王鑫一样,从近40名的报名者中,按照报名要求和严格审核,最后只有20人能成为此次培训会的成员。
据悉,此次报名成功并有幸成为学员的20人中,彝族学员有8人,其他民族的学员有12人,学员来自山东、贵州、内蒙古、凉山等地。
培训班工作人员介绍,开班后,将分3个阶段完成培训,包括理论学习,田野调查,设计互动交流和上专业课,最后完成成果转换,形成实物,达到对凉山彝族服饰的一次传承、创新和升级,提升凉山彝族服饰的美学水平,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凉山彝族服饰,丰富凉山彝族服饰市场。
据悉,国家艺术基金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幸运的是,这次是西昌学院首次申办成功该基金资助项目,这一项目的成功立项也受到了国家、省州及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为本项目顺利开展、顺利实施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与会嘉宾和领导一直认为彝族服饰大可走向国际化,对外发展。它可以在民族传统服饰的基础上,进行彝族服饰的研究和创新,并与时代接轨,同时在彝族服饰的功能性和地域性越来越同化的当下,力求开发出属于凉山本土彝族服饰的新产品。希望各位学员通过这个平台的学习和互动,很好地创作和设计,推出自己的精品力作,交出完美的答卷。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米赢
来源:凉山日报 编辑:阿呷以布
策划:
主编:吉觉佳佳
编辑:
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