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启发
今年是独山减贫摘帽年,当前,全县脱贫攻坚战已到了最后攻坚阶段。高山深壑里,田野村舍边,随处都可以看到奔波忙碌的党员干部,他们用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撸起袖子,分秒必争,敢打硬仗,勇闯关隘,响亮地喊出“我是党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攻坚奇迹。近日,笔者走进几个深度贫困村,近距离感受了几位党员干部攻坚一线的奋斗身影。
黄文翔:“正是紧要关头,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黄文翔和战友们
汽车在高山大岭中穿行了近一小时,终于来到旗山村摆独片区办公驻地。
旗山村是深度贫困村,自然环境恶劣,为便于开展工作,全村分为5个管理片区,35岁的党员黄文翔是摆独片“片长”,带领着7名干部在这里开展工作。
据旗山村第一书记何永远介绍,黄文翔是百泉镇政府工作人员,2017年8月开始驻村,他勇挑担子,主动扛起了贫困发生率最高、自然环境最差、生活条件最苦、攻坚难度最大的摆独片区攻坚工作。
黄文翔看望困难群众
见到黄文翔时,他正带着电力施工队给老房旧屋拆移电表、改设电路,为即将开始的拆除工作做准备。哪家的电表该拆,哪家的电表该移,这条线路该怎么改,那条线路该怎么布,黄文翔早熟记于心。
截止2018年底,摆独片区共有149户552人先后同意参加易地搬迁,占总人数的50.64%,已有79户331人搬入鄢家山安置区及县城,43户158人已在尧梭花园安置区抽签领房,进一步的搬迁安置正在陆续进行。然而,接下来的老房旧屋拆除工作压力并不亚于当初的搬迁动员,乡亲们出于各种考虑,都舍不得拆除老旧房屋。但易地搬迁的经验告诉黄文翔,只要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肯花时间和耐心去磨,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黄文翔和战友们不分昼夜反复入户宣传动员,总算是做通了乡亲们的思想工作,拆除终于可以开始了。
黄文翔在指挥工人拆移电表
在拆移电表时,黄文翔遇到了82岁的低保户蒙锡章,忙询问起他的生活情况来。老人家紧紧拉住黄文翔的手说:“感谢党,感谢你们这些好干部,时刻想着我老头子!”蒙锡章是个残疾人,79岁的老伴去年脑出血,瘫痪在床,生活十分困难。黄文翔对蒙锡章家给予了更多关注,不仅将其纳为低保户,还及时为蒙锡章办理了高龄补贴,时时不忘上门探望。
黄文翔和战友们的办公地点在半山腰一幢小小的两层平房里,一楼做饭吃饭,二楼不足50平米的房间,一半供8个人办公用,一半挤挤挨挨摆放着5张床。黄文翔说,白天热点不怕,怕的是晚上蚊虫多,常常折腾到半夜了还睡不着。
黄文翔一家人住在都匀,他是家中独子,父母已近七十岁,母亲有心脏病,父亲有糖尿病,女儿正上一年级,妻子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着老人小孩。黄文翔说,这段时间压头的工作一个接着一个,他已经快一个月没见到家人了。
采访结束时已是中午一点多,山谷里一丝风也没有,天气愈加闷热,但黄文翔和战友们简单午饭后,一分钟也没舍得休息,又继续工作了,他们必须赶在下午五点前完成一项信息上报工作。黄文翔说:“正是紧要关头,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张明坤:“这是使命所在,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张明坤在察看蜜蜂养殖
高高的云堆山下,一座绿悠悠的茶山正在阳光下散发着缕缕清香,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站在茶香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
这位汉子就是县扶贫办驻凤汝村第一书记张明坤。只要有空了,张明坤总喜欢到田边地头去走走看看。2017年8月,张明坤初到凤汝村,看到村里基本没什么像样的产业,乡亲们增收途径十分有限,他就暗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发展农业产业,为乡亲们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两年来,张明坤和村里的同志们想办法,谋路子,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选取合适的农业产业项目落地实施,推动全村走上了产业脱贫、产业致富、产业兴村的发展道路。截至目前,全村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发展了冬李2000亩、精品葡萄近100亩、安吉白茶2500亩、豇豆种植150亩、刺梨1500亩,还以群众为主体发展了生猪养殖500余头、土鸡养殖13000余羽、蜜蜂养殖700余箱,形成了种养一体、充满活力的产业发展格局,100%覆盖全村贫困户,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有效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为全村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张明坤主要负责的是精准专班工作,主管各类信息和工作底数的精准摸排,但他在全力完成自己工作任务之外,哪里有“硬骨头”了,他总是毫不迟疑地顶上去。此外张明坤还主动下沉到一个网格里担任网格长,亲自抓实格内各项工作。头绪多,问题杂,困难大,但张明坤总能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桩桩件件毫不含糊。村党总支书记黎应银说:“明坤书记工作起来思路清,作风实,方法活,成效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张明坤在田间地头
跟着张明坤走在村里,会发现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张姑爹”。张明坤爱人是凤汝黎姓人氏,当地黎姓人家占到了90%,因此他就是凤汝人当然的女婿、姑爹。这层亲戚关系确实为他开展驻村工作帮了很大忙。张明坤说:“我必须为这些亲戚们服好务,办好事,不然就对不起他们了。”
平左组70多岁的黎国科对这位“张姑爹”十分感激。黎国科有个7口之家,女儿女婿闹别扭,在外打工多年不见归家,根本没什么收入来源,三个孙子正在上小学和幼儿园,老伴去年患上了脑梗,让这个贫苦的家更是雪上加霜。看到黎国科家情况特殊,张明坤十分牵挂,历经多次协调,帮助申请了低保并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落实系列帮扶政策,为一家老老小小提供了稳定的生活保障。
工作中的张明坤
当前,村里正在依托党小组和组管委建设,着力推进村民自治管理和乡村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凤汝村的村容村貌和乡亲们的精神面貌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一幅和谐文明、自信向上的凤汝山乡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张明坤的大娃娃正上幼儿园,小娃娃刚出生十来天,由于任务重,他根本无暇照顾家中妻儿。张明坤虽然深感愧疚,但他认为还是要先把工作抓好:“这是使命所在,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刘邦文:“为了攻坚必胜,我们只有一往无前!”
在上司镇仁等村下拉坝组,笔者见到了一位尖刀排战士,他正和乡亲们商议寨子上污水沟的建设问题。
这个战士名叫刘邦文,系县人社局促进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负责人,同时是局机关党支部书记。下拉坝组是刘邦文的工作网格,寨子中央有一条路,由于没有砌置污水沟,导致污水漫流,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刘邦文多方奔走,协调到了砂石水泥,并联系了施工队,在道路两边建设排污沟,铺上安全盖板,即将全面完工。据组上乡亲们介绍,刘邦文带领着他们成立了党小组和组管委,组织大家都来参与集体公益和组务管理,效果很好。村民黎显文说:“邦文兄弟为我们组上的事操了不少心,寨子上越来越干净漂亮了,他的功劳最大!”
从一个部门科室业务干部变身为一名驻村干部,刘邦文坦言,角色转换太快,一开始并不习惯。但刘邦文非常清楚当前工作是使命所在,再苦再难也要全力以赴。村第一书记谭忠靖说:“邦文同志虽然驻村才不久,但工作起来有一股子拼劲!”正是凭着这股子拼劲,驻村没几天,刘邦文很快适应了新岗位,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
刘邦文主动申请到距村驻地8公里远的下拉坝组担任网格员,虽然山高路远,但他坚持每天下沉组上开展工作。没多久,踏实肯干的刘邦文就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欢迎,只要见到他,就会聚拢来和他拉家常,遇到困难和问题了,总要让他帮着拿主意。刘邦文深有感触地说:“驻村工作说到底就是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只要用心去做,没有开展不了的工作。”
刘邦文在村里主抓产业专班工作,他充分结合自然环境优势,引导拉坝片区群众发展种桑养蚕,推动仁等片区群众发展稻花鱼养殖及600亩生态茶园,积极谋划拉结片区和拉么片区的林下养鸡、黑山羊、生猪、蜜蜂等产业项目,努力为乡亲们拓展增收途径。
刘邦文走访困难群众
刘邦文还充分发挥所在部门帮扶优势,从劳务输出、就业招聘、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帮助乡亲们把脱贫致富路走得更稳健。退伍军人吴昌伟的黑山羊养殖由几十头发到了现在的近百头,刘邦文不仅多次为他联系养羊技术培训,还打算帮助申请国家贴息贷款,支持他扩大发展规模。胡昌伟高兴地说:“邦文哥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让我对进一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据了解,刘邦文的老父亲已近80高龄,身体也不好,本来是跟着刘邦文在城里家中生活,为了搞好驻村工作,他把老父亲送回乡下兄长家中,打算等打赢脱贫攻坚战了,再把老人家接回身边尽孝。刘邦文说:“为了攻坚必胜,我们只有一往无前!”
后
记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心所向,是民心所依。
在党旗指引下,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们,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为人民服务”的鲜红底色烙在心间,把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舍小家,顾大家,讲担当,比奉献,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把初心和使命书写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推动全县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绩,迈向新胜利,他们的铿锵足音和奋斗身影将永远镌刻在“大美独山”的美丽画卷里。
排版:蒙 磊
编辑:覃 祺
审核:徐琳书
本微信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