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着火了。
早晨起来看新闻,略感惋惜。结果翻了一遍朋友圈,我被刷得不淡定了。
有的好友悲痛欲绝,有的痛哭自己还没来得及见这座教堂一面。
痛心疾首有三个意思:形容痛恨到极点;形容悲伤到极点;犹言狠下决心。
这就到极点了?
一个感情丰富的大姐发了一长串:最终还是被时间打败,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哭了一整晚,止都止不住,烧掉的是我曾经的记忆与感情,火焰里散落的灰烬是永远无法替代的人生,哀叹这一世,想念这一生,Au revoir 。
不明真相的还以为她离了。
我第一反应是:她也跟卡西莫多谈恋爱了?
微博上有的人是“理性派”——
事实上每一个大型知名建筑都能找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或者磨难,但是真正有价值的历史遗迹,不会因为一场火,就失去了光泽。这场火将在1000年后成为文明和历史的一部分。最大的文明是时间,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时间永远不会被焚毁。
算了吧……这也太装了
烧毁的要是国内建筑,怕不是还要说管理不善、工人素质问题、体质问题等等等等吧。
别找存在感了。
去年巴西国家博物馆也是失火,里面百分之八九十的珍贵藏品付之一炬。
相比较巴黎教堂,那才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大损失,可又有多少人知晓和关注呢?
让人反感的不是观点,而是姿态。
不只是朋友圈,还包括媒体。
因为有的人观点偏激,大呼这把火烧得好,因为100多年前法国参与烧毁了圆明园。
然后就有媒体疾呼:中国这一代人的价值观怎么了?
巴黎可以重建圣母院,我们能重建价值观吗?
这都能行。。。
几个胡言乱语的人就代表中国这一代人了?
蹭热点也不是这个姿势吧。
很多事情是没那么多引申含义的,强行找存在感往往起到反效果。
霍金去世时,满屏悼念,我无动于衷。
杨绛去世时,满屏悲痛,我无动于衷。
常宝华去世时,满屏缅怀,我无动于衷。
并不是不难过,就是没有任何感觉。立场不同感受也不同,我就是普通群众,我接受这个角色安排。
找不到意义的时候,我看热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