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2月,勘测队队员们,终于完成了对西线大凉山一带的测绘工作,并且完成了成昆铁路的西线方案。3月援华苏联铁路专家来到位于重庆市的西南铁路设计院,听取中方专家对成昆铁路三条线路方案的汇报。
上图中,绿色为东线方案、蓝色为中线方案、红色为西线方案
当时中方专家针对西南的实际情况给出了这三条线路方案。
东线从内江、自贡、宜宾、盐津,彝良、威宁、曲靖到昆明,长约889公里。
中线从成都、眉山、乐山、宜宾、绥江、巧家、东川、嵩民到昆明,长约810公里。
西线从成都眉山、乐山、峨边、喜德、西昌、德昌、会理、广通到昆明长约1167公里,
在听完报告后,苏联专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中线作为成昆铁路线路,并且对选择中线的原因做了详细的解释,首先,中线里程最短,工程小投资少,发挥效益快;其次,中线刚好接近将要开发的云南省东川煤矿;最重要的是,其他两条线处在“铁路禁区”,根本不能修铁路,所以从各方面来看,中线都是首选方案也是最优方案。
西南地区交通闭塞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工程师蓝田却站起来反驳了苏联专家的意见——应该修西线!
其实修西线是所有中国专家内心的期望,因为作为中国人大家都知道能修条铁路不容易,这条铁路必须最大程度惠及人民,而西线方案通过的地方能够惠及铁路辐射范围13.6万平方公里,包括四川、云南的7个地、市、州及所属的50个县的人民,其中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意义重大。而且沿线的水能资源丰富居世界首位,仅铁路经过的金沙江一段,其水能资源就是世界水能资源最集中的瑞士的两倍,非常具有经济价值。
在听过中方专家给出的理由后,苏联专家吉普卡洛马上反驳,金沙江虽然水能资源丰富,可水文条件恶劣,修铁路太困难。苏方专家还说,身为工程师应该更多的从技术标准和营运条件上考虑工程的可行性。
西线方案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都是铁路专家谁不知道西线方案从可行性上来说就是天方夜谭,因为在西线修铁路简直就是西线途经的四川西南和云南北部的崇山峻岭,70%的地段地势险恶,地质结构复杂,既有钢铁般坚硬的岩层,也有一炸就坍塌的松软泥石,素有“露天地质博物馆”之称。铁路跨越的大渡河金沙江等河流两岸都分布着高达几百米的悬崖峭壁,人都难以上去,更不要说修铁路了,而且铁路还有近200公里要建在地震带上。对于处理这些问题的经验,连援华的苏联专家都没有。
这次会审结束后,铁道部西南设计分局采纳了苏联专家的建议,并立刻组织全局的勘探力量,对中线进行初测和设计。就在这时一次教学实践活动,改变了成昆铁路的命运。
1954年6月,南京大学地质系徐克勤教授率应届毕业生在川滇交界找矿实习,再次发现了攀枝花这个巨型宝藏并初步探明储量和综合利用价值:7亿吨铁矿石储量、3亿吨煤炭储量、800万吨二氧化钛储量、200万吨五氧化二钒储量,以及钼、镍金、铂族、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等50余种。
消息一出,中线西线之争再次在铁道部内部引起了热议,但是现在中线的勘测已经基本完成了,是放弃还是继续?这个难题最终被铁道部放在了周总理的办公桌上。
其实早在攀枝花宝藏发现之时,周总理心中就已经为西部人民画出了一个关于西部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的美好蓝图。金沙江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地下蕴藏的丰富矿产,将给它无穷的动力。如果能有一条铁路能够将这些钢材源源不断地运出来。运到祖国建设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去那该多好。而在成昆铁路的三条方案中,只有西线可以做到。于是由周总理亲自拍板:“确定修西线!”
西线地形
所有的苏联专家在得知确定修西线时,都倒吸一口凉气,不住的摇着头说:“中国人简直是疯了。”但是以蓝田为首的设计院的专家和技术工作者们,却个个摩拳擦掌准备迎接这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和中国专家们一起迎接这个挑战的还有毛主席指派的铁道兵,1958年7月1日,成昆铁路的开工仪式也在全线里程最长、海拔最高的沙木拉达隧道工地举行。没有彩旗横幅,开山的炮声就是礼炮,虽然简单,但是更让战士们热血沸腾。就这样,成昆铁路工程正式开工了,但是困难却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