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NN网站6月14日报道,过去三周内,印度北部有47名儿童死于与荔枝有关的急性脑炎综合征。而自1月份以来,穆扎法尔普尔市的两家医院已登记了179例病例。
印度国家卫生高级官员Sanjay Kumar指出,今年由于热浪强烈并且持续时间过长,病例数有所上升。国家卫生部门将儿童死亡归咎于低血糖症,也指出该地区荔枝广泛种植业起到了一定作用。作为荔枝重要产区,穆扎法尔普尔市的荔枝中毒事件已不是第一次,2013年已有351人发病,大多数是儿童患者。
关于吃荔枝与急性低血糖的联系,网上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荔枝引发急性低血糖的原因之一是其高浓度果糖作祟。荔枝含80%的水和15%的果糖,果糖会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大量胰岛素,降低血糖;此外果糖还会抑制肝葡萄糖产生,从而进一步降低血糖。此外,果糖必须由肝脏内的转化酶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如果短时间内进食大量荔枝,大量果糖就聚集在血管里面,从而出现转化酶“供不应求”状态,不能及时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以上种种原因影响,导致血液内葡萄糖供应不足。
2017年《柳叶刀》杂志对此指出,荔枝确实通过特殊“毒素”导致脑病发作。印度国家疾病控制中心Aakash Shrivastava等多位研究人员针对2014年印度穆扎法尔普尔市急性脑病爆发与荔枝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入院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低血糖症(血糖小于每分升70毫克)
研究发现,受影响村庄的孩子5月至6月经常在附近的果园吃荔枝,晚上不回家吃饭。发病的儿童不吃晚饭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两倍,这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作者解释,当一个人血液含糖量下降时,肝脏会释放一些糖保持平衡,但如果没有额外的糖,特别是一些肝糖原储备有限的孩子,就会触发脂肪酸的β-氧化以产生能量和糖异生过程。不幸的是,荔枝中存在的两种毒素:次甘氨酸A和α-亚甲环丙基甘胺酸(MCPG)会抑制这一过程,破坏了脂肪酸代谢,影响血糖合成,导致了急性低血糖以及爆发性脑病。在未成熟的荔枝中,这两种毒素含量是成熟荔枝的两倍。
研究人员还对用于喷洒果园和农田的杀虫剂或除草剂、用于病媒传播疾病控制工作的杀虫剂、重金属或接触不寻常的药物进行研究,并未发现环境毒素和脑病之间的特殊联系。
急性脑病反复发作和吃荔枝引起的低血糖和MCPG毒性有关,不吃晚餐恶化了其影响性。为了避免荔枝病的发生,建议儿童少吃荔枝,并且在重点季节要保证他们吃晚餐,喝足够的水,千万不要空腹吃荔枝。对疑似患病的儿童需快速校正血糖,避免因急性低血糖症造成进一步的脑部伤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