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有超过3500万人死于艾滋病。
菲律宾是全球艾滋病蔓延最快的地区之一,从表面上看,我们似乎对这些方面并不是很了解,但其实造成我们目前流行病的原因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可能还会预示着艾滋病病毒会在全球复苏。
虽然世界上新感染的艾滋病毒病例在持续下降,但当下一波更具侵略性和抵抗力的病毒到来时,这种趋势有可能是短暂的。
艾滋病毒有可能在每一次感染细胞时,转变成一种不同的新型病毒,尽管我们在扭转这一流行病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但事实上,我们离灾难只有几个病毒的变异而已。
想要了解艾滋病毒在每一次繁殖过程中是如何改变自身的形态的,我们可以拿基因来作为比较。
如果我们观察来自不同大陆,不同的人种之间的DNA的差异,实际上,这差异仅有0.1%,而人类与类人猿之间的基因差异为7%。相比之下,不同患者的艾滋病毒亚型之间的基因差异可能达到35%。在感染艾滋病毒的人中,感染母病毒的人与感染子病毒的人,基因差异值高达5%。这就好比一只大猩猩剩下了一只黑猩猩,然后生下一只猩猩,之后又生下了一只狒狒,生下任何一种可能的猿类动物。
艾滋病毒有将近100种亚型,新的亚型被定期发现。在发达国家,艾滋病大多都是亚型,亚型B。我们所知与所做的治疗都是基于对B型病毒的研究,尽管这种B型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只占艾滋病毒病例总数的12%,但是由于在不同亚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差异。一些亚型会更具有抗药性,也有可能更快地发展成为艾滋病。
我们发现,菲律宾艾滋病的病例激增的原因是因为病毒从西方发达国家的B型转变成为了更具攻击性的东南亚AE型病毒。我们发现那些更年轻,病得更重的病人,他们的耐药率很高。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一些亚型的初始侵害已经在发生,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在这些国家中看到相同病例的激增。
当我们认为艾滋病毒已经被遏制而且形势也有所扭转,就像是真的控制住了一样,但它依然有可能再复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疟疾即将绝迹,随着病例数量的减少,人们及政府也对此放松警惕,而结果是抗药性疟疾死灰复燃。
我们不应该把艾滋病毒视为我们所认为已经发现的单一的病毒,而是应该把它视为一个快速进化,极其独特的病毒集合体。每一种病毒都会引发下一个致命的流行病,我们正在研发更有效的新器械来帮助我们检测下一个致命的艾滋病毒株,这需要我们对非B型病毒的特征,以及适当的治疗方案,同时加紧速度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