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治疗”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一个共识,但传统检测技术难以达到“早发现”的目的。当前,在疾病检测和诊断方面,众多医疗创新公司将目光转向纳米技术。
纳米医学是纳米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已经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纳米材料有着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光热效应,适用于药物传递、医学成像等领域。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话,纳米医学可以称之为“微观奇迹”。
纳米医学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例如纳米药物已得到广泛应用。今天就让我们揭开纳米药物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纳米药物
纳米药物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把药物溶解后包裹于内,或者吸附在载体表面。另一类是将原材料加工制成的纳米粒,或研发的新型纳米作为诊疗药物。
纳米药物的应用
纳米药物主要应用于靶向和定位释药,纳米粒在体内有长循环、隐形和立体稳定等特点,这些特点均有利于药物的靶向,是抗肿瘤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的良好的载体。
纳米药物的优点
与传统药物相比,纳米药物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率,降低药物用量,同时纳米药物可以赋予药物新的特性,例如降低不良反应、减少毒副作用、提高靶向性、缓释控释和拓宽原药适用症等。
提高难溶药物溶解度
通常,难以溶解的药物大多需要通过酸碱反应成盐后才可溶解,但把这些难以溶解的药物制成微型乳剂后,即可以提高药物溶解度。微型乳剂给药技术的使用提高了钙制剂溶解速率。
增强药物稳定性,减轻毒副作用
采用纳米技术的给药系统可提高药物稳定性,避免其在胃肠道中被破坏,并可减轻或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此外,随着纳米药物有效成分含量的提高,所需药物用量大大下降。
提高吸收速率
纳米级药物载体可以进入毛细血管,在血液循环系统自由流动,还可穿过细胞,被组织与细胞以胞饮的方式吸收,提高生物利用率。
纳米药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纳米医药学与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显微学、纳米材料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渗透是纳米药物研究的一大特点。但是,由于纳米药物研究历史短,研究经费不足,所以在研究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不足;基础研究层次低;一些涉及纳米药物的重要理论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纳米药物由于量子效应和表面效应而表现出新奇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所以必须注意研究纳米药物的生物安全性问题等。
在健康中国的发展背景下,纳米医学作为前沿学科有助于加快建设智慧医疗,必将对全国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END-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