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木和妻子、儿子一起吃午饭。
3月4日,在伊州区陶家宫镇举办的“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中,一对夫妇被请到台前发表感言,在乡亲们的注视下,这位丈夫拿着话筒却有些哽咽。事后记者得知,这是一对维吾尔族和汉族夫妇,丈夫叫克里木·阿不里孜,陶家宫镇人,妻子叫周云丽,陕西西安人。哈密到西安相距几千公里,他与她是怎样走到一起的?近日,记者了解了他俩的故事。
外出打工,遇到让他心动的姑娘
因为家里生活困难,克里木初中毕业后就在家务农。1992年,年满20岁的克里木想出去闯一闯,凭着从小就学会的烤肉技术,他去了甘肃、山西、河南、山东、北京等地当烤肉师傅,2003年,他在西安开了一家烤肉店。
“当时我的小店在西安火车站附近,生意还可以。周云丽家离我的烤肉店也就20多米远,算是邻居,她偶尔会和家人或朋友过来吃烤肉,我们就这样认识了。”克里木说,当时他已31岁,家里人也催着他早点结婚,此前因为四处漂泊生活不稳定,直到有了自己的店后,克里木才有了成家的打算。
克里木性格开朗,喜欢说笑,看到周云丽每天在烤肉摊前来来往往,就经常主动和她搭话,几个月后两人熟悉起来。克里木觉着这姑娘心肠好,又没有男朋友,就动了心。
有一次,周云丽和几个朋友在克里木的烤肉摊不远处聊天,克里木鼓足勇气走过去,当众表白:“你嫁给我,我娶你!”瞬间,周云丽和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我当时对他也有好感,但没想到他这么大胆,还以为在开玩笑,可后来他不止一次地说,我就答应了。”十六七年过去了,想起当年克里木的那次表白,周云丽还是笑出了声。
周云丽的父母都在西安铁路部门工作,家庭条件不错,她从没想过自己会嫁给一个新疆人。“那时信息还不发达,大家对新疆不太了解,都以为新疆是荒漠戈壁滩,所以当时家里人比较反对,但我觉着克里木待人热诚、心肠好,而且他也给我介绍了哈密的情况,我觉着他是可以托付终生的。”
来哈密第二天领证,第三天成婚
确定恋爱关系后,克里木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里人,家人都同意,克里木的母亲在电话里对他说:“不管你找哪里的人,哪个民族的人,只要你们能过好日子就行。”
2004年2月春节过后,克里木带着周云丽回到了哈密。“下火车第二天我们就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第三天举办了婚礼。我对她说,你跟了我,我就绝不会亏待你,哪怕靠出力气挣钱也要养活你。”克里木说,周云丽愿意嫁给他,愿随他到哈密,他绝不能辜负她,领了结婚证既是法律的见证,也是他对周云丽一生的承诺。
办完婚礼后,克里木和周云丽又返回西安开烤肉店,半年后因店铺拆迁,恰好周云丽又怀孕,两口子就返回了哈密。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克里木又没有文凭,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了生计,他就到铁路货场当装卸工,兑现“靠出力气也要养活你”的承诺。
2011年8月,陶家宫镇招收民兵,做了6年装卸工的克里木报了名,因为表现突出,2012年他转到陶家宫镇派出所从事辅警工作至今。
我过我自己的日子,不怕指指点点
克里木和周云丽不是同一个民族却组建了一个家庭,这在当时成了部分村民经常讨论的话题。针对他们的闲言碎语不断增多,这让克里木感到压力很大,但这些他都一个人默默承受着,从未对周云丽说起过。
其实,周云丽心里也明白是怎么回事。逢年过节的时候,丈夫的朋友以及一些村民到家里拜年,有的是诚心来的,有的却是来瞧“热闹”的,甚至进门后不愿喝水、吃东西,克里木压不住火,把这些别有用心的人纷纷赶了出去。
但两口子谁都不愿提起这个问题,时至今日,克里木笑着对记者说:“我自己娶的媳妇我心甘情愿,别人怎么议论是他们的事,我俩过日子,为啥要怕他们的指指点点?”
“我俩能走到一起是缘分,是爱情,我想,只要我俩一条心,把我们的生活过好才不会被人瞧不起。”克里木说,刚结婚那几年,他每天在货场出力气挣钱,周云丽就学了厨艺在餐厅、食堂打工,两口子悉心维护着家庭的和睦,婚后十多年从来没有争吵过。
感谢党和政府拨开“雾霾”
如今,克里木在派出所从事辅警工作,虽然辛苦但收入稳定,而周云丽在家附近的一所幼儿园做厨师,12岁的儿子在校学习成绩也不错,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克里木和周云丽都说,是党和政府为他俩这个不同民族的婚姻家庭创造了温暖的生活环境,现在再也没有人对克里木一家说三道四了。克里木和妻子周云丽感慨地说,他俩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必须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现在镇上和村里举办各种活动,常常会邀请我们参加,这也说明了大家对我俩爱情和婚姻的认可。我们相信,只要真心相爱,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也希望我们周围有更多不同民族的恋人早日走进婚姻殿堂,成为推动新疆各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记者 李文龙 )
END
来源:哈密日报
编辑:师艳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