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禁用微信支付宝支付,微信蚂蚁金服紧急回应
记者|苗艺伟
5月21日,据尼泊尔《喜马拉雅时报》报道,尼泊尔中央银行今日宣布,禁止在尼泊尔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称因中国游客非法使用这些支付应用,这笔钱从未经过尼泊尔的银行渠道,致使尼泊尔当局无法将中国游客的消费登记为海外收入。
对于尼泊尔禁止境内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相关报道,蚂蚁金融回应称,“支付宝在境外开展业务一贯遵循当地法律法规,我们也呼吁广大用户根据《支付宝收钱码协议》的约定规范使用条码支付服务。对于部分用户将境内二维码在境外使用的现象,支付宝已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并起到一定效果,对于违规使用服务者保留追究的权利。此外,目前支付宝在尼泊尔的跨境游业务开展正常。”
针对尼泊尔禁止境内用微信支付一事,微信方面回应,对于境外违规收款行为,微信支付一直通过技术手段严厉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尼泊尔禁止的二维码,仅针对是 “未被授权” 的国内二维码,例如,一些导游和当地商户通过支付宝收钱,而未经过尼泊尔的金融系统。
游客在尼泊尔的消费是尼第三大外汇来源。尼官方认为,由于诸多国际支付系统没有在尼泊尔本地注册,两个账户间的资金往来实际上发生在尼境外,所以这影响了尼泊尔的外汇收入,也不利于尼政府对一些商家进行征税。前不久,尼官方公布统计数据表明,到尼的外国游客人均消费金额走向低谷。专家认为这也是促成该命令的因素。
随着中国移动支付逐渐跟随中国游客的脚步延伸到世界各地,近年来,海外一些地区华人商店等小商户所贴出来的境内收款二维码合规性一直存在疑问。
实际上,这些收款二维码是“境内码”,在中国境内使用时已经经过银联/网联清算,但在国外使用,却并未经过当地的央行旗下的清算机构,对当地央行的掌控能力提出了挑战。
例如,当一个位于尼泊尔的商铺贴出支付宝二维码,中国顾客使用内地版本的微信支付宝扫尼泊尔商户的境内码进行支付时,尽管交易地点发生在尼泊尔,但其实交易的资金仍然经过中国的清算机构,而非尼泊尔央行的清算机构,由于当地金融监管部门无法检测到资金流向,放松对商户的监管,便很可能滋生或纵容洗钱、走私、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尼泊尔国家则会流失海外收入、甚至威胁当地国家货币地位,因此,这种情况很难被当地央行所允许。
近些年来,中国两大移动支付巨头微信支付、支付宝在多个国家开展跨境支付期间屡有碰壁,多数都跟商户对二维码的违规使用有关。
2016年,泰国央行面向该国商户发出了警告,提醒泰国境内景区各商家注意使用未获官方授权的“国外支付平台”付款所带来的风险。同时还提醒了赴泰旅行的中国游客,在使用电子支付的时候需多加留意,以免产生纠纷及经济损失。
2018年6月,越南单方面宣布,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国外电子支付在越南属于“非法支付结算”,已禁止使用,违反此规定的人将会被罚款1.5-2亿越南盾(约合6500-11000美元)。根据越南新版刑法规定,提供和使用非法的付款方式也可能是犯罪行为。
2018年12月,据俄罗斯当地新闻报道,俄罗斯拟禁止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外国电子支付服务向俄罗斯公民提供服务,这些电子支付服务想在俄罗斯市场上运行,前提要在俄罗斯建立一个信贷组织,并从俄罗斯中央银行获得转账许可。此外,俄罗斯银行还可能向微信、支付宝等索取一些必要信息,以更好遵守俄罗斯关于打击洗钱的法律。
在全球各国,金融安全一直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境内,从2016年起,为了解决第三方支付机构交易数据不透明、资金流向不清晰等问题,由央行指导和推动发起筹建的线上支付统一清算平台——“网联”已经全面上线。
此外,央行也经明确要求严格支付机构的“受理终端管理”,即要求结合商户经营地址限定受理终端的使用范围,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发布了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要求跨境交易必须走跨境渠道,不能把境外商户作为境内商户按照境内交易处理。
但目前,并非所有支付宝、微信的跨境支付交易都被当地央行所禁止。在多数国家,支付宝、微信往往选择与当地国家银行、持牌支付机构进行合作解决合规问题,向中国游客推出便捷的二维码支付。
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在印尼便选择与印尼国家银行和中亚银行合作,打通支付渠道。
2018年12月,印尼央行支付系统政策部主任Onny Widjanarko表示,“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许可证仅供到访印尼的游客。当来自国外的游客(例如来自中国)到访印尼,并使用常用的支付工具时,他们必须遵守印尼的现行规定,此交易必须在符合央行条例的平台上进行,即已经与该支付平台合作的聚合支付公司或银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