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孩子
一根根木头在平凡的重复中脱胎换骨,没有多么伟大的道理,有的只是令人感慨的坚持。
——《中国手作》
七千多年前,河姆渡人在深入地下的木桩上面铺设木板,
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形屋顶,
从那时起中国人慢慢从穴居或巢居中走出。
一千年不长,在木头作为器物的时代,我们走过了几千年的时光。
木头,就像是某种信物,代表着某种习惯,又承载着某种寄托。
这是一部介绍中国木头手作的纪录片,手作匠人们居住在中国北方和南方。
他们有的富有、有的经济并不宽裕,可是他们相似的是:
做自己喜欢的事,守护故乡的传统技艺,也守护住一份文化、一份乡愁。
从南到北,以木为器。
1
浙江·天台的褚师傅在"一根藤"艺术馆里赶制屏风,褚师傅年少学艺,却也在几年前才恢复了“一根藤”艺术。
一根精美的“一根藤”木作,有几十种榫卯变化,不同的插接方式,不同的角度 ,让“一根藤”线条流畅生动。
明清时期,一根藤在江南盛行,近百年却逐渐消失。
2010年,沈家父子将曾经制作一根藤的老木匠集合在一起成立了“一根藤”木作艺术馆,而这些师傅是天台最后一批“一根藤”手艺人。
一个看似普通的挂屏,做起来要严格按照图纸大小,不能有丝毫差错,经过开料、打眼等29道工序。
师傅们通力合作,也要花费30天的时间。
老宅子里,一根藤绝不仅仅只是生活的一样物件,更是家族的记忆和精神。
在榫卯结构的挂屏窗后,阳光照进屋子,宛若世间万物的流动盛宴。
榫卯勾连出我们平和朴素又暗含智慧的世界。
1400年前,赵州桥的设计者李春,将榫卯结构用在力学上,利用石头榫卯建造的赵州桥,被王震华认为是一千年前榫卯历史上最伟大的杰作。
1400年后,木作骨灰级爱好者王震华决意用全木榫挑战石头组成的力学奇观。
王震华曾用全木榫构建天坛祈年殿微缩模型,被称为全中国独一无二,一时间,声名大噪。
2
曾有人问王震华,榫卯有多少种结构,他说榫卯是海。
祈年殿模型制作历时五年,经历十万多道工序,工程全部用木头斜接,没有胶水,全部可以拆卸,最后用鲁班锁锁住。
起承转折都是活扣,拆卸不损伤器物。
完成祈年殿后,王震华便决意挑战赵州桥。
经历无数道工序后,原本成型的模型,却只因忽略一点便必须销毁,从头再来。
挫败感袭来,王震华会出门走走散心,最后他选择烧掉半成品,可心头却比九九八十一难还难。
设计祈年殿的五年里,他也曾遇到过无数困难,虽然那时无比艰难,可每一次困难都将他带到更完善的境地。
从头开始,王震华甚至想到要体现出赵州桥的倒影美,他请来做漆器的朋友,漆器为底,倒入水,桥影显现。
一件美轮美奂的手作木艺品成型。
何晓道开着一座十里红妆博物馆,珍藏着木匠打造的全套十里红妆木具。
十里红妆,是传统江南嫁女儿的盛况,可是如今早已远去。
何晓道说:
“我的前半生是生活在纯手工原生态时代,到了后来就这么二三十年的时间,家家户户变成工业化的了,我们骨子里头有我们自己民族的生活方式,这种记忆正是我们逝去的一种愁。”
为了保存这份记忆,何晓道便着手收集散落各地的十里红妆手制木头家具,有裂缝破损的便让博物馆里唯一的木匠师傅维修。
“木头这个东西,他跟人更亲近,尤其是乡土木头。”
近十年的收集,十里红妆博物馆已成雏形。其中展品用朱砂和黄金装饰的朱金家具是民间家具的极品。
他让我们这个时代,奶奶讲的那些早已是时间长河里尘封记忆的故事重现于自己创造的一方世界。
时间永远向前,有些东西却值得保留下来。
3
河北邯郸的沙窝村,是中国民间手工木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沙窝木碗便是其中之一,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沙窝村的祖先们明代乔迁至此,家家户户供奉鲁班,以旋木碗为营生。
沙窝木碗在清代时名气达到鼎盛。
沙窝木碗传承人李学民平时和妻子在城市工地打工,打工假期回到家乡便一心筹备复建沙窝木碗。
除了木碗,旋木碗的车床还可以旋出擀面杖、画、笔筒、面舀子等等日用品,曾经沙窝村的日用品远销全国。
然而到了近代,旋制木碗的技艺失传了,村里找不到一个做木碗的人。
直到李学民开始他的复兴事业,沙窝木碗才再度显现。
七年前,在外打工的李学民看到木制品开始渐渐流行,便回到村里张罗鼓动村里老人搬出家中车床,重操旧业。
李学民还请村里的老人程金庆做自己的老师,七年间,只要打工间隙回村,李学民就会和程金庆老人学习技艺。
师徒二人还去了南方的木艺博览会,把沙窝木旋介绍给全国木工行业。
美国有个木旋协曾会到沙窝村考察,惊讶于中国还有那么古老的车木手艺,特别是套旋技术,让他们脑洞大开,原来碗还可以这么做。
2017年,李学民带着一套古老的木旋车床去了洛杉矶,参加全球木旋年会:
沙窝木旋终于被世界知晓。
除了保留传统技艺,沙窝村老人们的一个朴素心愿是:希望孩子们在身边干点活,再也不要去外面打工了。
李学民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不必再外出打工,而是守住这份传统手艺。
4
北宋年间,木板年画在古城绛州兴起。
木板年画被称为农耕时代百姓的墙上电视机。
旧时代里,它不仅装饰了新年,更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媒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世俗生活的大千世界展现其中。
一千年来,木版年画贯穿古今,像一副没有文字的图画文献,还包含着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郭全生是新绛最后一个用传统方式制作木板年画的手艺人,十几岁就做了木匠,后来因为痴迷木板年画改了行。
他的库房里有着上千斤杜梨木,是他花光积蓄买来的。
杜梨木木质坚硬、细腻,适于精雕细刻,是做木刻印版的最好材料。
郭全生懂得怎样使用木头,杜梨木在水中浸泡一年,再自然阴干,做出的木板才不易开裂。
村中人嫁女儿赶来让郭师傅为女儿紧急做一副麒麟送子图的木板年画。
麒麟送子,是民间举行婚礼时最喜欢张挂的年画,然而像麒麟送子这样的大画幅,即使手艺精湛的郭师傅也得印五次左右才会有一张完美的作品。
然后渐次上色,24种色彩需要24次上色,稍有差错便全部从头再来,对师傅的手艺和耐心要求极高。
郭师傅终于赶在婚礼当天正在举行时赶完这份年画,也将父母对孩子的心意赶制出来。
虽然手作年画相比现代科技显得古老而缓慢,可它精美的如同艺术品,它有着手工的温度与情感,千百年来的历史也蕴含其中。
5
最有创意的是最后一集,郑爸爸手下精巧满含机关的木头手作,以及90后大学生休学做木头手艺的故事。
在女儿茉莉的纪录片《爸爸的木匠小屋》中,以节气为主题,每一集讲述一件郑爸爸设计的木作,在浮躁的时代安静讲述富有创意的手工木作,吸引了众多爱好者。
郑爸爸设计制作的一个机关盒,没有弹簧没有金属,纯木头设计,只要按盒子上部的条幅中三个便可打开。
郑爸爸设计的原则是:让木头展示不同的可能性。
一个自己设计的木头项链,一个看起来是一根拐杖撑开却也是一个方便移动的小板凳,一个纸巾盒所有零件全部都可以拆开……
随着《爸爸的木匠小屋》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郑爸爸将老屋改建成木工展示和体验空间。
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亲手体验手作木艺的快乐。
90后的张鑫是一名设计系学生,休学一年在杭州做木工。
用刨花设计玫瑰,用木材做手机支架,是初期吸引观众的方式。
随后便开始介绍更加专业的木作手法与技巧。
慢慢的观看视频的人越来越多,也有更多人热爱着木作。
随着一年休学期的结束,张鑫回到学校继续读书,他尝试的木作视频也算是小有成果,在从事手作木头的这一条路上,他更加清楚地坚信自己可以走的更远。
“每完成一座戏台,就刨掉上面的痕迹,度蒿变细了,师傅变老了,戏台变多了,而文化,就这样变厚了。”
这是纪录片中尤其让人感动的一句话,没有繁复的修辞与赞美,埋头做事中人会逐渐老去,可就是在年月中,一点点完成心中所想,纵然老了,也有所留存,便无憾。
一根根木头在平凡的重复中脱胎换骨,没有多么伟大的道理,有的只是令人感慨的坚持!
在自己认定的行业,步步深耕,将一切技艺推向完美。
心中有所想,手下有所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