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后,经过了大学毕业找工作就业买房买车的过来人,跟着几个朋友下过海,创过业,不过,时代高速发展的大洪流下,也难免磨削了牛犊锐气,但在理财刚需的年代,还是有几点建议跟大家分享,谈谈对理财投资的看法。
第一:不重视时间
当你无视时间,时间也就无视你。
经济学有一个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
网络上有许多访谈节目,访问各行各业的大咖。如果你用心看了,就会发现:虽然被访对象所处的领域不同,性情迥异,奋斗目标也大相径庭,甚至野心与情怀,都全然不同,但在这一点上,却惊人地相似,把时间看得无比重要。
重要到什么程度呢?
比金钱更甚,比名气更甚,比他人评价更甚。
雷军每天只有三分钟时间吃午饭,马云曾一天工作20个小时,董明珠行程紧凑到吃零食填腹,李安呢,这个信奉“夫子之道”的大师,在工作上也是狂人,他说,休闲对于他而言,反而是比较累的,工作更像是休假。大家可能要说:“他们到了这种地位,事务繁多,时间自然重要。”
不,错了。
尊重时间的价值,不是一个人成功的结果,而是成功的原因。所有以上提及的大咖,谁不是专注而有效地利用时间,变成实现目标的魔法?
如果不是,今天的公共话语圈里,就不会有这些名字。
第二:失败不等于运气差
我一直觉得,当社会越来越自由,选择越来越多,一个人不管是创业失败、或生活工作不如意,就不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个人问题了。
因为,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学习,也可以找到通往成功的路径。知识不够,有浩瀚的互联网;技能不够突出,有专业书籍和大量时间;没有机会,可以努力提升自我,到达理想的状态,去积极有效地结交圈子里的大V,获取想要的资讯和合作。
你越长大,他人的因素就越小,自己的因素就越大。别把失败看成“别人的错”,总而言之,任何一种行动,都可能带来变化。
第三:不想投资
美国有一个女作家,名叫芭芭拉·艾伦瑞克。为了寻找社会贫穷的真相,潜入美国底层社会,体验底薪阶层是如何挣扎求生。她流转于不同城市,先后当过服务员、旅馆服务员、清洁女工等,写出一本书《我在底层的生活》。
这本书幽默,沉重,辛酸。
看完之后,你会有一种感觉,人如果想要摆脱西弗斯式的无意义的苦役,只有一条路可走:投资自己,用时间和毅力,来使自己变得更具竞争性。
比如说,考一个职业资格证,学习一种语言,练习一种技能等等,都会为你增加价值,在自由市场上,拥有更多机会,也拥有更多薪水。
现在有些年轻人,因为一直生活于无忧之中,失去了判断力与自制力,他们将剩余的时间与金钱,都用于低廉的消费和娱乐,而非技能的增长与修炼。
投资自己,调整生活方式,不要依靠他人,这不仅是你的责任,也是你应该牢记的真谛。
第四:更新观念
以前朋友圈有一个朋友,和我打过照面,有一回刷屏式的和我聊天。言下之意是说:我虽然收入不多,但我很满足。而有钱人呢,虽然富有,但不开心也是没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选择这一种,我觉得很好。
许多人是这样,因为无心或无望改变自己,会不停地用一厢情愿的托辞,来美化自己的生活。
几年前,网络曾流行一个段子。富翁和流浪汉在沙滩上晒太阳,富人问:“你为什么不工作?”
流浪汉一连串反问:“工作为了什么?有钱为了什么?……呐,我现在不就在沙滩上晒太阳吗?”
说到底,人们只会尊重努力工作的人,还是拼一拼吧!这个世界上,我们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与积累,你才能心想事成。人生是耐力跑,你得持续证明自己。
编辑|巩悦怡 于洋 王春颖
监制:王韩 终审:蔚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