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截至19日6时,共有13人死亡,199人受伤。
成都高新减灾所与应急管理部门(包括原市县地震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本次地震。而在震后救援中,5G应急救援系统也迎来了首次实战。
地震发生后,18日下午13:25分,四川省人民医院与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组成的联合救援团队搭乘5G急救车抵达灾区,立即在长宁县中医院安装了5G基站,为远程实时视频会诊创造基础条件。
5G技术将4G条件下时延50毫秒~100毫秒缩短到1毫秒~10毫秒,几乎可以做到同步。基于在线视频和VR技术实现远程诊断、远程影像会诊、远程监护等,5G所带来的更高速可靠的连接以及更短的时延,可以在无需面对面的前提下,实现精准的远程技术指导、手术操控、诊疗支持。
此次5G应急救援系统以5G急救车为基础,配合人工智能、AR、VR和无人机等应用,打造了全方位的医疗急救体系。
该体系可以利用5G医疗第一时间完成验血、心电图、B超等一系列检查,并通过5G网络将医学影像、病人体征、病情记录等大量生命信息实时回传到医院,实现院前院内无缝联动,快速制定抢救方案,提前进行术前准备,缩短抢救响应时间。
根据现场报道,此次震后救援中,医生在救治现场利用“5G临时病房”,为地震中骨折的72岁老人做B超检查,B超画面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到300多公里外的四川省人民医院,供专家团队研判。患者年龄大,有高血压和脑梗病史,因此在手术和麻醉方面需要格外谨慎。
远程专家实时指挥病房内的医生对患者进行心脏彩超、腹部血管、颈部血管、腿部静脉等B超检查,两端医生对话几乎无时延,犹如面对面交谈,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和麻醉方案。会诊顺利完成。
专家表示,5G大带宽的传输质量提升降低了时延长,在整个医学的场景当中不只有一路视频,也不只有一个场景,它是一阵套组合的场景。全景的摄像,包括远程的心电监护、远程的B超、血压血氧等一系列的必要体征数据要同步传送到远端去,才能做一个综合的检查。在这个过程中,5G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
有5G的支持,相当于现场多了许多医生的帮助,能为仪器解读、治疗方案等给出及时、正确的指导。
除了灾难医学救援之外,5G远程医疗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也有助于突破城乡、地域之间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束缚,对于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以及健康扶贫等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更多资讯请关注【大健康Pai】公众号及 大健康Pai官网 http://www.djkpai.com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