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绵》是讲述西周王朝建立者的起源及其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的一首诗,在诗三百里,排位第三,属于大雅一派。该诗共九章,第一章写到:“緜緜(mián)瓜瓞(dié)。民之初生,自土(通“杜”)沮(jū)漆。古公亶(dǎn)父,陶复陶冗,未有家室。”意思是大瓜小瓜瓜蔓长,周人的发祥地啊,最早是在杜水之滨,然后涉水迁居到了杜水的中下游漆水旁。太王古公亶父啊,当初他领着人们在杜水旁挖窖又开窑,但却没有筑起房屋建起厅堂。
本章透露了周人的起源情况。那么,周人究竟起源何处?自古及今,学者们对此问题总是言之不详,常用很笼统的话来说明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所以使人永远不明就里。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人们对诗中的一些关键句子的具体所指缺乏实际考察、了解,而是依据一些道听途说的话语来理解、注释句意,结果以讹传讹,错上加错,遗害后世。现在在交通异常发达,尤其是在高清卫星地图能给我们极其方便地解决这些谬误的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下,如果让这种靠道听途说来对《绵》进行解释的做法继续存在,那真真是在误人子弟。
从上面可以看出,首章以“緜緜瓜瓞”起兴,说明周人最早的起源地在“土”水旁。“自土沮漆”中的“土”通“杜”,杜水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它发源于该县招贤镇永丰村一个叫硬里的地方。笔者的家距离硬里十多里路,经过实地考察,可以看到杜水是从硬里一个叫兪山的山沟里流出来的,然后,它经过古杜阳县县城所在地——今天的招贤镇之后,继续向东流到今天麟游县城所在地九成宫镇,然后在城东郊转向,向东南的乾县(包括永寿县的一个地方)境内流去,并在乾县境内形成一座叫羊毛湾的水库。该河在出乾县境后又向正南流去,途径武功、杨陵之地最终注入渭河,是渭河最大的一条支流。该河在麟游县境内的名字叫杜水,它在永丰村村委会对面的一片开阔之地形成了一座大型水库。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该水库的储水量相当巨大,从库边自西向东贯穿而过的306省道使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水库上渔舟唱晚的美景。新世纪到来后,由于在库边附近修筑了一条铁路,所以库区面积有所减少,储水量自然也相应减少。该河流经的招贤及九成宫都是历史上的繁华之地,招贤是隋唐皇帝设置的一个招贤纳士之处,今天依然留存着当时的一些遗迹;九成宫在隋朝时叫仁寿宫,唐代改名叫九成宫、万年宫(最后又恢复九成宫之名),它是隋唐两朝皇帝避暑的大型离宫,先后有四位帝王在此纳凉避暑,处理朝政,是隋都大兴、唐都长安之外的又一个政治中心,时长达二十多年。这些年,麟游县委县政府恢复了九成宫的局部风貌,再加上一通吸引许多书法爱好者的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碑石矗立该地,所以游人如织。
说周人的祖先最早生活在杜水旁边,或者说周人就起源于杜水边,这个观点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难于接受。但不管接受不接受,杜水确实在麟游县境内,这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事实。
关于《绵》讲述周太王率族迁岐、建设周原的情况,《诗经·鲁颂·閟宫》中也有所叙述:“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也就是周太王领着人们离开杜水,来到岐山脚下定居之后,渐渐地又在周文王的带领之下,继续开疆掘土,建立了西周王朝。岐山在麟游县南边,和它北边的杜水的流向一样,平行向东。岐山南边就是今天所说的关中平原,平原南边又是绵延至鄂豫境内的秦岭大山脉。
但周人“自土沮漆”并非一路直接南下,而是绕了不少路。先是,古公亶父率领着族人向杜水北部的邠地迁徙,然后又南下,最终居于岐山周原。《梁惠王》是这样讲述这段迁徙经过的:“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即今天的陕西彬县,在麟游县之北,渭河又一大支流泾水流经该地。古公亶父他们到达邠地后,邠人以其仁而“从之者如归市”。但周人并未在此地世居下来,而是不久又开启了长长的迁徙过程,这就是他们从邠地出发,向南翻越梁山,然后有一天早晨,古公亶父“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也就是他们翻越梁山之后,又向西行,最终止于今天的岐山县周原一带。《韩奕》笺云:“梁山在冯翊夏阳县(今乾县)西北。”郑于《书传》注云:“岐山在梁山西南”(但岐山向东北方向延伸而去后渐渐成为梁塬地貌,唐高宗李治和武周皇帝则天的陵墓乾陵就位于梁山之上)。《绵》诗中的“爰及姜女”里的姜女是平原上姜族的长女,古公亶父到岐山脚下定居之后娶她为妻。姜族在今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武功县境内。周与姜的联姻,为古公亶父及其后代最终在平原之地定居奠定了基础。
周人为什么要离开杜水之滨,原因自然是那里首先是山地,发展受限,其次是他们经常遭遇强悍的游牧民族昆夷的侵扰,这应该是促使古公亶父举族迁移的核心原因。《孟子·梁惠王下》就记载了狄人入侵周人的情况,他们对古公亶父进献的皮币、珠玉、犬马都看不上,他们要的是土地。
在《毛诗注疏》里,它将“自土沮漆”这四个字解释为:“自,用。土,居也。沮,水。漆,水也。笺云:……迁于豳,居沮、漆之地,历世亦绵绵然。至大王而德益盛,得其民心而生王业,故本周之兴,自于沮、漆也。”它将“自”释为“用”,将“土”释为“居”,皆难符实情。至于将“沮”和“漆”解释为两条河的名字,“沮”的解释争议很大,“漆”的解释无争议。
第一,有些人肯定了“沮”就是一条河的名字。《水經》曰:“漆水出扶風杜陽縣兪山,東北入于渭(实际是东南入于渭)。沮水出北地直路縣北,東入于洛。”里面的直路县为秦朝所设的县,汉继续置直路县。但魏、晋时期匈奴等族人入据后,直路县废。直路县治在今天延安地区的富县。麟游县在关中,富县在陕北,两个县在地理位置上相距很遥远,而且中间还隔了很多县,将这两个地方拉扯在一起说同一件事,令人费解。《十三州志》干脆把漆沮连在一起,认为漆沮就是洛水,这与周人最终定居于岐山周原那个地方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而在《詩·地理攷》中,段氏曰:“漆沮有二,皆出雍州,東入于渭,特有上流下流之別。詩漆沮入于渭之上流。書漆沮入于渭之下流。”这说法更是不足为信。
在目前很多古诗赏析类的书籍中,很多人都意识到古人解释的谬误,于是多这样解释到:土,读为“杜”,《汉书·地理志》引作“杜”,水名,在今陕西省麟游、武功两县。武功县西南(实际上是西北)是故邰城所在地。邰是周始祖后稷之国。这种解释还原了少量的事实,即“土”被正确地解释为“杜”,指发源于麟游县的杜水,杜水从北向南流下来后确实经过了邰城,但此时它已经不叫杜水,而叫漆水。解释者对此依然不清楚,弄不清杜水、漆水究竟是一条河还是两条河?而且他们继续把“沮”解释为一条河的名字,这样就使人认为周民族先祖在迁徙中过程中涉及了三条河,而实际上,他们只渡过了一条河,那就是上游的杜水河,下游的漆水河。“自土沮漆”里面的“沮”应该是指周人先祖沿杜水、漆水向南迁徙时候的具体情况,就是他们经过的是水草丛生之处,含有描写性意味,并非是一个指河的名词。上面提到的一些古诗赏析类书籍紧接着却这样解释到:“沮”、“漆”都是水名,又合称漆沮水。古漆沮水有二:一是今陕西邠(彬)县,就是后稷的曾孙公刘迁住的地方;一是今陕西歧山,就是周文王的祖父太王迁住的地方。这些话更是毫无考证、调查的表现,主观乱说,自然想当然地掩盖了真实情况;另外,它只字不提杜水——漆水所在的麟游县,不知是出于何故?再另外,这些解释也把本来的一条河变为三条河,让简单问题复杂化,不确定化。
第二,像上文涉及的也有把“沮”做了这样的解释:沮,音jù,沮泽,水草丛生之处。比如夏征农,陈至立主编的《辞海》里就体现了这样的意思。这种解释我觉得更加符合古公亶父领着周人“自土沮漆”的实际情况,也就是他们在沿着漆水河向西岐进发时候,一路上经过了许多水草丛生之处。从实际情况看,麟游去省城西安本可以顺着漆水河修一条路,但因为该流域地形复杂,多水草丛生处,所以修了一条先北上麟游县崔木镇(隋修仁寿宫时催收木料的地方,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古镇),然后去往陕西省永寿县永坪镇的公路,实实地绕了很多冤枉路才能到达西安。
《释诂》里依据《毛诗注疏》的解释,引申性地发挥到:“自”训为“用”,故“自”得为“用”也。土地,人之所居。故云土居也。言沮水、漆水者,以水非可居之处,见居在沮、漆之傍,举水以表土耳。《禹贡》雍州云:“漆、沮既从。”是说漆、沮俱为水也。或言漆、沮为二水名。《汉书·地理志》云:“右扶风有漆县。”“漆水在其县西”,则漆是一水名,与沮别矣。这些解释都是从道听途说中来的,并未实地去进行一番了解。《汉书》里所说的漆县是秦置的一个县,在今陕西彬县,距离杜水已经很远了,而且,漆水并非在其县西,而是在南边。至于沮水纯粹是无中生有。
西汉人孔安国的解释更是想当然,他说到:“漆沮一名洛水,漆沮为一。”这与古公亶父率周人迁居西岐一点关系也没有。
弄清“自土沮漆”的意思,我觉得下面各章的理解就不太多么难,全诗实在是在叙述一幅生动的日常劳作生活图。它描写了周人怀着满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憧憬在“堇荼如饴”的辽阔平原上劳动、建屋的情景,他们或刻龟占卜,或商议谋划着劳动的内容和方法。他们劳动的情景是这样的:在“陾陾(réng)”“薨薨(hōng)”“登登”“冯冯(píng)”等拟声词所描绘的铲土声、填土声、打夯声和笑语声中,他们“廼(nǎi)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廼宣廼亩”,即人们都在欢天喜地封疆划界,开渠垦荒,安家定宅,“筑室于兹”。在地面上修屋筑室标志着他们已经走出了地穴窑洞的居住方式,表明了他们的文明程度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诗中“皋门有伉”“应门将将(qiāng)”等句子,夸耀了周人建筑技术的高超,显示了他们自强自立、不可侵犯的精神。“柞(zuò)棫(yù)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tuì)矣,维其喙(huì)矣。”等句子表现了日益强大的周族对昆夷的蔑视和胜利后的自豪感。诗中所描述的文王平虞芮之讼,突出表现了他的睿智与文德。诗尾的四个“予曰”既是诗人内心激情的倾述,又是对文王德化的赞美,更是对古公亶父文韬武略的追忆,与首句“緜緜瓜瓞”遥相呼应,相映成趣。
《绵》以时间为经,以地点为纬,景随情迁,情缘景发,浑然丰满,情景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自杜沮漆,自邠至岐,从起行、定宅、治田、建屋、筑庙到文王服虞芮、受天命,莫不洋溢着周人对生活的激情、对生命的热爱、对祖先的崇敬。结构变幻,开合承启不着痕迹,略处点到即止,详处工笔刻画,错落有致。
本文来源作者投稿授权。原文标题《由家乡的一条河谈(诗经·绵)中 “自土沮漆”的意思》。作者马红平,麟游县两亭镇丰和寺村人,供职于咸阳师范学院。发表小说和学术论文多篇。
电子邮箱:make868855@sina.com
旅游路线:
西安自驾游:西宝高速法门寺下,关中北环线,蒲村342国道进入麟游。 大巴:城西客运站——麟游县,发车频率1小时/次、车程4小时、票价:46元。
宝鸡自驾游:西宝高速蔡家坡下,关中北环线,蒲村342国道进入麟游。大巴:宝鸡西站——麟游县,发车频率:1小时/次 车程3个小时,票价:25.50 元,或沿麟凤路到麟游县城。
订阅与联系
❶ 回文章顶部,点“麟游旅游”进行订阅(推荐)
❷ 搜号码:linyoulvyou或搜公众号“麟游旅游”
➌ 投稿方式:邮箱-wang9999ok@163.com。
(转自掌上麟游)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