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nterest
芥末堆 9蛋 8月4日报道
内容服务一向被视作教育的核心,而教材无疑是教育内容的核心。因此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探索人工智能教材的企业不少。例如去年4月,商汤推出高中版人工智能教材,一年后再推出初中版AI教材》,小学版据说也在酝酿之中。
那么,我国人工智能教材编写有哪些优势和短板、应围绕哪些内容、又有哪些原则?在由北京师范大学与科大讯飞联合主办的 “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2019”上,教育部高中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专家组成员,多个版本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材主编樊磊分享了他的观点。
优势:不缺少顶层设计及民间探索实践
樊磊认为,对于人工智能课的程标准、要围绕着哪些内容展开、怎么讲,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观点,甚至存在不少争议,总体来说还在摸索阶段。
与国际人工智能教育相比,从优势上看,一方面,我国已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目标。因此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社会响应、民心所向,都有利于其发展。这也造成了社会上的人工智能教育热。
另一方面,我国此前在人工智能教育、包括多少可以认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科创教育,有过一定探索实践,积累了大量资源、课程。企业也在这一过程中,找到了如何提供相关教育服务的方式。在这两个方面,国际很难找到一个国家可以同我们相比。
短板:课程单一、依赖性强、本地化不足
但从不足之处看,我国人工智能教育还有很多短板,有些非常类似于华为在高科技领域所处的状况,是卡脖子的短板。
比如,我国现在适合于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应用场景和数据集极,非常匮乏。编写教材的人使用数据集时,没有选择余地,只能选择大家都用的。这就造成了教材、课程内容的雷同单一化。
同时,目前人工智能教育所依赖的AI平台,严重依赖开源软硬件平台。这就造成了课程形式平台的原创性严重不足。更严重的是,过于依赖开源,一旦开源出现断供,人工智能教育也很难继续。
教材本地化也是一大问题。虽然国内目前出版了很多种基础教育教材,但能够代表中国、具有中国特色的很少。教材本地化问题虽已不像一年前那么严重,但在实际编写时还会发现,很难找到中国自己的素材、案例、准则、体系,以及应用场景。无论是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大定律、还是阿西洛马人工智能23条原则;还是斯皮尔伯格的电影、西部世界等连续剧,都来自西方。
还有一些问题,不完全是教育体系能够解决的。比如人工智能伦理问题。之前有老师提到,有不少人到学校推广人工智能课程,但所有这些课程里,还没有看到一个谈人工智能的伦理教育。你的开发目的是什么?使用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用?包括很多开发细节,这些都是要教给学生的。
目前虽然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也有关注,但缺少实质行动。其背后原因不难理解,现阶段,连中学生能不能谈恋爱,都是一个禁忌的仍有争议的话题,谈论机器人能不能跟人谈恋爱、或者有怎样的权利,几乎不可能。这也是我说的卡脖子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教育人关注的。
AI已成信息技术教育主线
樊磊介绍,按照新课标要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其中,必修模块包括认识数据、算法和编程、数据处理与分析、人工智能四部分;选择性必修中的模块4,是高中统编版AI课程《人工智能初步》。
因此不难看出,人工智能已经作为主线,整合了传统计算机学科的重点内容,融入了信息技术学习过程,而非脱节,完全可以成为人工智能基础课。
他强调,如果信息技术教育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就是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最好规范和保障。在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上,其核心观点是,学校在遵循贯彻课程标准的同时,适当探索即可,没有必要让人工智能教育过多的争地盘、争特色。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