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普摧毁美国
美国流行的保守派刊物《New Repubic》曾设问:本·拉登、萨达姆和桑塔格有什么共同之处?答案则是:三个人都要摧毁美国。
《New Repubic》杂志关于特朗普的报道
名不见经传的桑塔格是何方神圣?竟然能和曾叱咤风云的本·拉登,萨达姆并列,还要摧毁美国?
苏珊·桑塔格,美国艺术评论家,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
一切都要从1964年说起,那年,苏珊·桑塔格发表了文章《Notes on Camp》,一举成名。她写道,坎普,是尝试去做非同寻常之事,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巨大震动。
坎普——这种文化风格,经桑塔格之手发扬光大,至今深刻影响着美国。
推崇坎普风的美国黑人
“坎普实际上可以成为非常强大的政治工具,特别是对于边缘化的群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策展人博尔顿说。
“特朗普先生就是一个非常坎普的人,他举止粗鲁、口无遮拦,还用戏谑的态度反对一切政治正确。他不停地冒犯女权主义者、华尔街大亨,白宫精英,并以此为乐。特朗普是我们时代的路易十四,他是当代坎普之王!”
美国总统特朗普
早在成为美国总统之前,特朗普就凭借其恶俗的金色豪宅,夸张的真人秀角色,粗鄙的言行而为人所知。
特朗普豪宅,模仿路易十四的宫廷风格
特朗普参与制作的电视真人秀《飞黄腾达》
当反对主流文化的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带给美国的不是再次强大,而是国家公信力的一次次丧失。
外交政策说变就变、部长官员说免就免、各种国际组织说退就退,随性而来的特朗普揭示了一个道理——坎普与政治结合,就是一场灾难。
很坎普的特朗普
现在看来,《New Repubic》杂志的设问确实有一定道理,桑塔格还真的可能要摧毁美国。
那么经她之手发扬光大的坎普文化,究竟是何物?
坎普,一个穿着三百万根羽毛的女人
“Camp”一词来源于法语中的俚语“se camper”,意为“以夸张的方式展现”。
《牛津英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夸张的、矫揉造作的、戏剧化的、反常规的。
感受一下坎普风
桑塔格在《Notes on Camp》中写道,“坎普,是一个穿着三百万根羽毛走来走去的女人。”
想弄明白这句话,需要了解坎普历史上的两个代表人物: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卡拉瓦乔,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与大多数客户付了钱、让画什么就画什么的画家不同,卡拉瓦乔有一套自己的法则——为自己作画,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卡拉瓦乔的代表作《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 歌利亚的脸就是画家本人的脸
他笔下的耶稣、圣母,圣徒,全都成了普通人。他们来自酒馆、集市甚至是妓院。不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俯瞰众生。
拿圣母升天这一题材来说,同时代的画家都是按照教堂的要求,将圣母画得神采奕奕,画布上方还有接圣母回天堂的小天使,显得和谐唯美。
同时代画家画的《圣母升天》
卡拉瓦乔却把这一场景从神话传说拉回到了现实生活。在他笔下,圣母真正的死掉了,圣母升天变成了俗世的一场葬礼。
据说,卡拉瓦乔还使用了一个被水淹死的妓女作为圣母的模特。因为与当时的主流审美格格不入,教堂理所当然地拒收这幅画
卡拉瓦乔画的《圣母升天》
放荡不羁的卡拉瓦乔奠定了坎普的内核——坎普的信徒们渴望做自己,勇于打破常规,甚至为此挑战主流审美也在所不惜。
他们认为,主流文化所重视的东西是不重要的,能让自己开心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在欧美,同性恋之间曾一度流行坎普风
坎普风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这个身高只有154cm的小个子,为了巩固权力,强迫贵族们放弃自己的领土,聚集在巴黎的凡尔赛宫里。
他还设定了繁琐的着装规范,要求贵族们花费大量金钱保持自己的外表。
太阳王路易十四
凡尔赛宫里的一切,都是关于姿态(POSE)和表演(PERFORMANCE)。
修剪地极为整齐规整的花园,宫殿内的摆设做到了千物千面。太阳王身穿长及大腿根部的丝袜、脚蹬镶嵌着珠宝的高跟鞋,和同样穿着浮夸的朝臣们嬉戏玩耍。
路易十四和大臣们
太阳王完美地阐释了坎普的风格——坎普是一种夸张的、人工痕迹重的,对非自然事物的爱。
坎普的信徒们通过浮夸的服饰、出格的言行,将这种风格体现出来。
现在再回到桑塔格的这句话,坎普,是一个穿着三百万根羽毛走来走去的女人。
其隐藏的含义是不管在哪儿,身穿三百万根羽毛在大街上行走,都是夸张的、挑战世俗的、打破常规的,因此也是坎普的。
坎普满足了参与者打破禁忌、做自己的渴望,也满足了看客的猎奇(审“丑”)心理,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在娱乐领域大放异彩。
70年代风靡美国的喜剧电影《洛基恐怖秀》,堪称坎普风的典范
鸟叔的《江南style》,筷子兄弟的《小苹果》……这些歌曲凭借浮夸的服饰、非主流的舞蹈,魔性的唱腔,一经问世就广受争议。
很多人认为它们洗脑恶俗,是一坨靓丽的屎,但又不自觉的去追捧,正如桑塔格在《坎普札记》结尾感叹的,“因为它太烂了,所以它也太赞了!”
PSY的《江南style》
筷子兄弟的《小苹果》
PICO太郎的《PPAP》
当然,曾经风靡快手的土嗨、社会摇、喊麦,也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坎普文化。不过它们只抓住了坎普的形——用夸张的外在哗众取宠,而忽视了坎普的魂——打破常规做自己。
社会摇中万人迷,唯有男神牌牌琦
一人我饮酒醉,醉把佳人成双对
穿白菜叶子出门,不是为了彰显个性,而是博人眼球想出名
即使如此,它们还是对主流文化造成了一定冲击。
就如《悼念美国著名女作家苏珊·桑塔格》这篇文章所说,坎普是对主流文化的反动,是一种反文化。 一旦大众(主流文化)认同了坎普的价值,它就丧失了反对的对象。
由于不符合直男审美还夺冠,李毅吧当年对李宇春进行恶搞
曾经很坎普的高级黑(李毅吧)、鬼畜(b站)、初代网红(芙蓉姐姐)、无厘头(周星驰电影),网文甚至是网络游戏,随着逐渐被主流文化认可,变得不再坎普。
不被认可的,则消失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洪流中。
当年的《大话西游》首映票房惨败,部分影院观众不到10人,如今却成了经典
坎普风中,隐藏着变潮的终极秘诀
坎普风虽然在娱乐领域难登大雅之堂,但却在时尚领域得到了认可。
上月初,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史上最为坎普的慈善舞会:
Camp:Notes On Fashion(坎普:时尚笔记),众多明星大咖身穿奇装异服前来参加这场盛宴。
担任今年Met Gala联合主席的Lady Gaga
杰瑞德·莱托
Gucci创意总监
男演员米勒
水晶吊灯和汉堡
埃及法老登场
早在这之前,坎普风就被古驰、迪奥,普拉达等大牌认可,出现在各大时装周里。
人成不了艺术品,也应该身穿艺术品。时尚界的弄潮儿们早早发现了坎普的价值,指不定哪一天,我们眼中的这些奇装异服,就成为了日常穿搭的主流。
dior时装
“坎普是一种感性,塑造了我的世界观。”美国时尚历史学家、造型师Gabriel Held说。
时尚达人Gabriel Held
“坎普是人们对非主流的品味的欣赏,你可以认为一个穿着三百万根羽毛的人搞笑、有病,哗众取宠。但他却觉得这样很酷,他不过是在做自己,并为此感到快乐。而这也正是我所理解的坎普——人活着,就该摆脱他人的期待,成为你自己。”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