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原书院揭牌现场。记者 胡竞文 摄
长城网衡水讯(记者胡竞文)6月28日,以“弘扬董子先进思想,复兴书院优秀文化”为主题的大原书院暨董仲舒学术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枣强县举行。此次活动由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政协枣强县委员会、中共枣强县委宣传部主办。中共枣强县委书记田理明、县长刘新营与全国各地董学研究专家、学者及枣强县各界代表200余人参加。
活动现场,浙江省儒学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暨学术委员、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顾问、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顾问吴光与中共枣强县委书记田理明共同为大原书院揭牌。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董学研究基地、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董学研究基地以及董子学院董学研究基地相继宣布成立并揭牌。
航拍大原书院全景。枣强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大原书院,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百多年的历史,是枣强历史上第一座书院。时任枣强知县罗廷唯,“质之史志,验之封疆”,明确考定董仲舒为枣强人物,为“表章其遗迹”,在县治西侧建立大原书院。书院得名于董子名言:“道之大原出于天”,院内之门、堂、舍、亭、园皆取名于董子言行,门外设东西两个义仓,三策亭后立董子祠,选拔县域优秀学子入院深造,以图相与切磋,道义日隆,乡邦大儒不难企及。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建议,下诏禁毁天下书院,大原书院从此衰落。
枣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母林宝介绍,近年来,枣强倾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不断加大“三大文化”建设力度,2016年6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复建大原书院,2019年,大原书院复建落成。现在的大原书院,位于县城中华西街南侧,索泸河西岸,占地1万多平方米,规制严守县志记载,风格取法明代冀南建筑,前堂后寝,古建与河湖共生,人文与道义长存。大原书院兼具教育培训、文化研究、文献收藏、旅游休闲诸多功能。
大原书院内学生正在诵读。记者 胡竞文 摄
据悉,枣强县历史悠久、人文璀璨、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天下裘都、董子故里、移民之乡、革命老区、道德高地、生态新城,是享誉全国的“六张名牌”。该县坚持政府搭台、文化唱戏、多方助力、群众受益的理念,挖掘文化资源、彰显文化理念、打造文化环境,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特别是以“裘祖文化、董子文化和移民文化”为重点,精心做好挖掘、弘扬、传承的文章,先后成立了三大文化研究会,组织了文化研讨会、文化节、文化亲情行系列活动,建成了董子公园、移民文化园、比干公园、大原书院、民俗文化步行街等文旅项目,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相映、人文与自然相生、文化与城市相融的生动局面。
作者:胡竞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