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寻海派美术教育的百年文脉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祥地。自1864年土山湾画馆——中国现代最早艺术传授的雏形开办以来,已有150多年的历史。20世纪,上海诞生过近40所美术学校,创立过中国美术的“黄埔军校”,举办过第一届全国范围的美术展览会,有300多名著名的近现代美术先贤在这里教学生活,为近现代中国美术输送过1000多名优秀人才,为全国各地出版发行近四分之三的美术教材。可以说,上海形成的“新兴艺术策源地”教学集群及文化生态,滋养了上海的美术教育,海纳百川,承前启后。
《黄宾虹山水花鸟八开册页》(局部),1933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正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展的“新兴艺术策源地——海派美术教育与20世纪中国美术”文献展,作为上海美术学院“2019主题学术年”系列活动之一,以400多件珍贵文献实证海派美术教育一个半世纪的文脉。展品涵盖各个时期海派美术教育的教材、教学示范作品、教学计划手稿、名师作品、学生作业、教学档案等。“新兴艺术策源地”的展览名来自于右任,1937年6月修订的《教育部立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章程》中,“新兴艺术策源地”是其封面题字。“这虽是为刘海粟所设立的上海美专所题,但今天来看依旧非常恰当,仿佛也是给当下美术教育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说。
为了尽可能梳理海派美术教育错综复杂的脉络,此次展览以3个展厅展出3部分内容。一楼展厅呈现馆藏级名师名作,其中包括任伯年、黄宾虹、刘海粟、王济远等人的作品以及海派美术教育的历史文献。美术馆三楼的3号厅以点带面展示了5位上海美专学生的作品(郑慕康、蔡谦吉、王兰若、李骆公、张功慤)和近现代美术教材。4号厅则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美专学生的作品,他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现大多为大学教授,传承着海派美术教育,此次展览他们拿出了自己学生时代珍藏至今的作品。
第一代名家教学原作集结展示
众多名家在海派美术教育中到底呈现什么样的面貌,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这在展览的第一部分便能找到答案。主办方梳理的“海派美术教育名师先贤名录”以及近20位近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代名家当年的教学示范稿、课徒稿、画集,都汇集于此,这些画作与他们的教学息息相关,不少作品甚至就是在教室、在课堂完成的。
《教育部立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章程》于右任题“新兴艺术的策源地”,上海美专1937年6月修订
比如,借展自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黄宾虹山水花鸟八开册页》,就是黄宾虹1933年任上海新华艺专国画教授时为学生提供学习范本而作。册页为两面各八开,一面山水,一面花鸟。展厅中呈现的是山水画一面。从“夷陵县”“三游洞”“天柱峰”等题名可看出这些山水为写生记游。呈现出从“白宾虹”向“黑宾虹”转变的面貌,画幅虽小,笔墨却极精。
教师梯队中有周湘、李叔同、吴昌硕、黄宾虹、李超士、刘海粟、陈之佛、潘天寿、丰子恺、林风眠、关良、吴大羽、庞薰琹、傅雷等,学生代表则有朱屺赡、韩乐然、常玉、郑慕康、潘玉良、来楚生、陈盛铎、张充仁、李可染、吴作人、王兰若、董希文、赵无极、程十发、木心等。在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李超看来,这是由文脉构成的校史。从“看得见”的四大校长,到旗下庞大的师资力量和一代代学生,支撑起一个“教育集群”。
从个案窥探美术教学样态
“海派美育为什么对全国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主要是因高端人才的集聚。这不是依靠一个学校,而是依靠一个教育集群,甚至是文化生态滋养而来的。众多名家在这里教学创作,最显而易见的教学成果,就是人才培养。”李超介绍,此次展览的第二部分选取了5位在上海求学的艺术家个案,折射出当时丰富多元的美术教育生态。
观众在展览现场欣赏郑慕康的作品《18件上海美专函授作业·人物习作》
在5个个案研究中,郑慕康颇引人关注,当下对其的认识是首批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并以画工笔仕女见长。然而,他也是1920年上海美专西洋画科的函授毕业生。此次展览共展示了18幅郑慕康当年函授学习时的人物油画作业,每幅长37厘米,宽50厘米,一并展示的还有当年老师给他每次作业的打分以及评语。现场很多观众通过郑慕康的临摹追溯其临本的出处,其中就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也有印象派和中国留法画家的作品。足见在上海美专创办早期,函授是很重要也很有特色的教学形式。
王兰若是上海美专国画科1935年的毕业生,展览展出了其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美专、上海新华艺专学习期间、上世纪40年代在潮汕和南洋,以及上世纪50年代走向生活写生创作的作品16件,以此管窥当时国画教育的面貌。蔡谦吉也是上海美专学院制的正式学生。此次展出其创作的多幅描绘西湖、龙华等风景的水彩画,后印象主义风格明显。该个案展现的是上海美专从单纯的临画法向写生法教学转变的探索路径。
还原新中国美术教育历史情境
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形成了新的教育集群,聚集了程十发、江寒汀、俞云阶、哈定等一大批师资力量。学院教育与社会化办学相结合,是当时上海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1959年,上海中国画院附设中等美术学校正式成立,后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这为1983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1960年代上海市美专的学生素描
此次展览很多“40后”艺术家拿出珍藏已久的习作、文献,还原新中国美术教育历史情境,这也构成了展览的第三部分。展品包括陈逸飞的毕业创作稿《运公粮支援山区》、邱瑞敏最早的素描《女青年像》、夏葆元最早的素描作业、凌启宁最早的色彩写生。值得一提的是,张培础最初的水墨人物,临摹的是方增先的作品。此次展览中,临摹和被临摹的作品对比展示,非常难得。还有校友拿出当时的学生证、成绩单、听课笔记,比如张充仁的美术史笔记、颜文樑讲透视学的笔记。
通过梳理“新兴艺术策源地”的历史传承,展览彰显了专业建设、教学相长的美术教育教学要义,揭示以美育启迪学子心灵为己任的美术教育本质。“海派文化遗产里核心的内聚力、创新力很大程度上在于海派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可以说真正推动海派从过去走到现在,再到未来,这是一个重要的生长点。”李超表示,保护丰厚的海派美育遗产,需要让其向文化资源转化,活在当下,面向未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