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荷而不同——吴保国作品展”将于7月6日下午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中共清河县委宣传部主办,邢台市美术家协会、中国民商杂志、清河县文化广电与旅游局、清河县文联、清河县美术家协会协办。由张子康担任策展人,许力、房明辉担任策展总监。
吴保国,字山子,河北清河人,现为父山美术馆馆长。生于20世纪50年代,素喜翰墨,留心上品,往来名家,养成品鉴慧眼,为当代著名收藏家。其绘画作品因风格独具为业界及收藏界所重。
附:荷而不同
——吴保国的艺术人生
文/张子康
每次看到吴保国先生的新创作都有一种感动,看似相似的画面中总能品味出不同的意境。变,贯穿于保国先生的创作,但不变的是保国先生一直以来的心态——淡然的外表下有着一股对艺术的执着。
与吴保国先生相识已有近二十载,相识之初只知他是个活跃的收藏家,爱画、惜画、藏画,更热心于和艺术家们在艺术上的交流。几十年来,出于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吴保国先生一直坚持艺术收藏。数十年的收藏积累颇丰,尤其退休赋闲之后保国先生更是全身心地沉浸在艺术的海洋。尤记得几年前看到他发来的创作,竟然使我颇为惊喜和惊讶。作为一个“素人”,他的笔法、色彩和气韵都出乎我的预料。最打动我的,是他的作品传达出的那种“随性”之感,少许“经营”,少许“程式”,多的是“自由”和“自在”,而这种“自由”和“自在”恰是一个创作者对“本我”和“真我”真诚表达。这种怡然自得的创作状态和生活状态真是让人羡慕不已,这种被艺术和美浸润的人生更是令人神往。
“怡然”而后“自得”,当保国先生的全部人生都被美的艺术所包围,甚至逐渐交融为一体的时候,他开始了从传播“美”到生产“美”的尝试。德国诗人西奥多·克尔纳在《遗稿诗集》有这样一句话:“美,是从生命内部射出的光芒。”在我看来,美更像是一种拥有磁性的光。当你对某种内在的美产生强烈感受的时候,说明你找到了属于你或者适合你的美——这是求“真”的过程。而当你有足够长的时间接受这种美的洗礼,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也许会拥有了生产这种美的追求——这是求“善”的过程。保国先生或许正是长期被其收藏的名家精品的美所映照,“生产美”的理想逐渐渗透到他的生命里,数十年的浸润,而后开始创作,其作品中能够蕴含美的韵律也就不足为奇了。
近代美学家朱光潜认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意”是意思的“意”,“象”是形象的“象”,保国先生或许正是试图通过荷花的“象”表达胸中之“意”。在他的“意象”之美中又吸收了当代审美的特点,荷瓣不见线条细节塑造,荷叶也没有刻意的勾勒塑形,不重视具体细节的刻画,而是强调整体造型和轮廓特征的表现。设色平涂不同的灰度,大面积流动的笔触,有时候产生宏大的气势,有时候又绵柔回环。浓墨中叠加色彩,呈现出理性光影的绘画表现,时而残叶轻盈,时而光色迷离。这种情趣化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朱光潜在《诗论》中的表述:“诗与画同是艺术,而艺术都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徒有情趣不能成诗,徒有意象也不能成画。情趣与意象相契合融化,诗从此出,画也从此出。”
纵观吴保国的荷花创作可以发现,他的作品更注重“意”的表达,这并不是对于“象”的缺失,而是结合自身的体验和理解对于荷的生命进行一种更富有深度的重构。这种深度的重构可以给意境以更加丰富的表达空间,而大面积的灰、黄设色,恰恰给予观者以更为宽阔的想象“留白”。在同一幅作品中,随着观看时长的推移、角度的变化,甚至可以品味出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境。可以说吴保国赋予了这些“荷”新的存在意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