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相信,这是我们国家
第一次拍的大成本科幻片。
我可以说,中国科幻元年真的到了。
1月20日《流浪地球》观影会后,原著作者刘慈欣对影片给出了以上评价。
果不其然,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流浪地球》一跃成为春节档最大赢家,票房超30亿,不仅领跑同档期票房和口碑,就连“流浪地球造句大赛”“郭京飞在哪儿”“流浪太阳”“吴京真被北京交警抓过”等相关话题也频上热搜。
《流浪地球》海报
《流浪地球》让很多人惊叹中国科幻片的高票房,也引起了腾云智库专家们的热议(顺便说一句,上一部受到热评的电影是《头号玩家》),他们从电影中看到了中美科幻片的差异、生死关头的抉择、人类未来的希望,甚至还诞生了拒绝流浪的“飞船派”。让我们看看他们怎么说:
首先,让我们来对比一下中国科幻电影和美国科幻电影有何不同?不管此刻你心中有没有答案,先来看看马旗戟老师怎么想的吧。
马旗戟
国家广告研究院研究员
说说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观看中美科幻影片时观感差异的想法。特别强调,无意评价“好坏”,因为这是个我无法说明白的话题。
▌看米国科幻电影(如《星际穿越》),我有两点是轻松的:
首先,我可以轻松地明白,它是一个想象的、不是真的片子,它建立在一个人为设定搭建的虚拟未来场景之中,它与当下米国和世界毫无关系,你甚至可以理解成是在另一个平行宇宙发生的事情;
其次,它不需要我认同甚至不需要我了解米国的价值观、历史和传统(除去故事中作为背景的元素,如怡逢圣诞节),我对此片的判断可以完全建立在那个设定的未来时空的逻辑和价值判断。
《流浪地球》海报
▌中国片子(以《流浪地球》为例)有一个特点一一我不知道是否该称为局限或限制,它必须是当下(甚至是历史)的严格延续,文化与价值观也必须是传统的直接继承,作为片子时空文明的基础,失去这两点整个故事便无法成立,或者说不存在动力。
在中国片中见不到适应于那个未来时空文明的行为与心理模式一一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将片子与当下直接相关,才能(与电影共同)完成一种叙述。
▌我无意评价两者哪个更正确、更正当或者哪个更符合电影的理论和逻辑,但,我的确在观影过程中,看米国电影更“轻松”,更容易进入对“纯粹的”未来的想象和评价,而不需要将当下带入到电影从而陷入“当两者发生不足够和谐时,我必须选择哪一个” 的困境。
这里有两点必须说明:我没有宣称未来人类与历史和当下是可以割裂和独立的,我也没有宣称电影不应带有教化(甚至宣传)的功能功效,我当然更没有点评中美谁的文化和人类观更好。
我只是在说,相比直接将历史和文化“物理形体化”置入未来时空进行针对当下的宣教,米国人的科幻电影的“设置”更加高明。
其实,不仅在科幻片上如此,其他一些类型片也存在类似情况。某种情形下讲,除去电影制作者本身的专业能力,对意识形态的“硬加载”习惯、要求或偏好伤害了中国这些片子的艺术和人文高度,这尽管有助于政策青睐和公众看懂,却将科幻电影变成现实电影的科技版。
一句话总结:中国科幻,是“现实的未来”版;米国科幻,是“未来的现实”版。
《星际穿越》海报
两者差异决定了,我看《星际穿越》,只挑刺它的科技道理和文明想象,而看《流浪地球》,却要纠结于是人类理性在自救还是中国文化独自救全球。前者看着是乐趣是深思,后者看着是痛苦是挣扎。
《流浪地球》是部好片,我也是求生欲满满的。
马旗戟老师的观点让人深思,但对于这部电影的中国特点,刘兴亮老师有不同的看法。
刘兴亮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新媒体天使会创始人兼合伙人
之前《亮三点》节目盘点过一期科幻电影,入选的都是清一色的美国大片。从现在开始,国产电影终于有部能拿得出手的科幻片了……壮哉!从各方面看,这都是一部有别于好莱坞的科幻片,有着中国特点,比如拯救地球的方式就是中国的老传统,不能放弃地球这个“老宅”,要走就带着老宅一起走!
刘兴亮老师强调《流浪地球》是一部好的中国科幻电影,那好的中国科幻片是怎么诞生的?郑永春老师认为建立硬科幻电影制作的全流程保障机制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行星科学专家、科普作家
近年来上映的美国科幻大片和《生活大爆炸》等电视剧中,都不难看出其中浓重的科学文化氛围。这背后其实是源于一种制度设计,它着眼的是利用电视电影强大的传播力来进行科学文化传播。
《流浪地球》主演吴京
《流浪地球》让我们迈出了中国原创硬科幻电影的重要一步,今后我们还将面对《三体》等更高难度的拍摄题材,建立硬科幻电影制作的全流程保障机制,显然已箭在弦上。
在硬科幻电影的编剧、导演、道具制作等环节,不妨建立科学家、工程师、科普专家参与到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机制。
另外,醒客、何智新、吴岩三位老师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醒客
科技财经作家,轻组织创始人
电影最后好看,吴京功不可没,吴京的情感+郭帆的创意,大刘则是科幻最大的影响力品牌,三个强项相加。
何智新
广州日报社编委、珠三角新闻中心主任
尽管“硬”了点儿,但《流浪地球》还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束亮光——超凡的想象、恢弘的场景和难舍的情怀……仰望星空,好过沉溺宫斗。
吴岩
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比起35年前,科学家出来都是指责科幻不科学,今天的时代变化,让科学家更有人文精神,感觉欣慰。
成功的作品会激发我们对人类未来的思索,特别是当危机来临时,人类该如何抉择。
老鹰
鹰眼安全文化网发起者
中国计算机取证专家委员会成员
与《流浪地球》的联合政府的唯一行动方案相比,同样是面临对人类命运的抉择,我以为《三体II》显得更加成熟和符合未来可能发生的场景:就是面对灭亡的危机,人类也不可能形成绝对的统一,而是会同时开展不同的选择和准备,除非出现《2012》的全球性过于急迫且短暂的危机。
如果危机明天真的发生,我个人就属于飞船派的支持者,这并非我不赞成原著中对于飞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述。
差异在于我们还要考虑这400年人类科技进步的一切可能,以及飞船计划实际执行的可分批性,也就是说,虽然单批飞船的生态可能不足以支持人类的延续,但我们可以采取分批发射和梯队演进的方案,比如最先发射的是类似“火种计划”的生命胚胎和动植物DNA和全人类信息资料,就像是规模化和有明确目的地的“旅行者”计划;然后是自愿或筛选式的星河舰队移民旅程;最后才是“流浪地球”的抉择和准备(万一人类400年科技再升级连太阳氦闪都能控制了呢?)。
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危机,有希望总好过没希望。那么,到底什么是希望?严锋老师这样理解:科幻是一种希望。
严锋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刘慈欣写的是硬科幻,他能把最疯狂的想象与最前沿的科学无缝对接,并用高密度的细节把这两大板块铆牢,这是他难以被别人复制的长项。
我很高兴中国科幻选择了刘慈欣,选择了更为坚硬的科幻类型,也很高兴中国观众在这个春节选择了《流浪地球》,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可以想见:在这之后,一窝风跟进的从业人员会很多,他们未必能轻易超越刘慈欣已有的高度,但是如果能保留一些对科学和细节的尊重,我就很满意了。楼搭得越高,地基就越需要坚实。幻想飞得越远,支撑幻想的逻辑也需要越坚实。我们太需要希望了,也太需要科学了。
在电影《流浪地球》开头地下城的课堂上,班长像留声机一样回放着老师需要的答案:“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朵朵吹着泡泡糖对此不屑一顾。但是,来到地上的世界,经过了残酷的旅途,身历了毁灭与死亡,朵朵终于理解了希望的意义。我们也理解了科幻的意义:科幻是一种希望。
毫无疑问,《流浪地球》让我们看到中国科幻电影的新希望,那获得雨果奖的《三体》若拍成电影,将会怎样影响中国科幻片的未来?
刘锋
计算机博士,《互联网进化论》作者
感觉《三体》比较适合拆分成一个个的小故事,大概可以拍摄个几十部,用一部甚至三部电影把《三体》表达出来很难,而且拍出来一定不好看。
譬如把云天明的大脑变成缸中之脑发送给三体人,那一段情节就可以拍摄成非常完整的一部科幻电影,而且这样的细节在《三体》小说中太多了,仅从《三体》中大概就可以供给中国的科幻电影未来10多年,甚至更多时间的素材。
你对《流浪地球》有何感想,对于《三体》改编和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又有何期待,欢迎给我们留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