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真快,距离上一篇晋江组合 骑行池店(点击可阅读)过去整整十个月了,再提笔,已是深沪归来。
我想,是因为真爱,才会在烈日炎炎之下探访深沪,也是看到微博上关于深沪的推送,达到一万阅读量的时候,才决定把深沪铺展开来。
深沪漫江碧透分割线
除了安海,我觉得深沪是晋江街镇中,另一个最值得探索的。她的美食,丰富十足;她的渔港,海味深深;她的古厝,遗世独立;她的老街,狭窄中透着人情.......她,集海洋文化、神明文化、抗倭文化、美食文化、侨乡文化等多种形式于一身,通过交汇糅合,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闽地文化。
这种开拓的精神
我把它归为六个字
走出去,迎进来
走出去——璧山古栈道
地理位置的优越,让深沪跟大海打了上千年的交道,世代在此讨生活的渔民,一上船便是矫健的捕鱼能手,一下船却要面对坚硬的高山。
为了开发渡口,为了与外界更好地联系,先民们在山石上凿出了一层层阶梯,沿着它走了出去,也将各种海产品运了出去。
如今的璧山古栈道,幽静中透露着烟火气息,两旁偶有房屋依山势而立,仿佛在向今人诉说,述说着那倔强不屈的精神。
栈道风物↓↓↓
▲“三乡公禁”石刻,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立,呼吁人们爱护环境。
▲璧山崖刻群:清乾隆年间监察御史詹宥构的《深沪即事五言排》;明正德六年(1511年)大理寺左评事王鍭为其父母立的墓道碑;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乡人为儒林郎蔡廷耀立的捐修石门宫路功德碑;修义冢捐资功德碑等。
▲相传为唐末诗人罗隐所书
走出去——深沪渔港
走过古栈道,两旁民居渐多,因临海风沙大,门前装束也变成了另一道风景。
鲜艳的红灯笼,向着老城区、向着渔港方向延伸,引领着我们去探寻她的另一个秘密。
深沪三面环海,深沪人靠海吃海,建立起农业部首批三大中心渔港之一,捕获海鲜无数,也将海韵深沪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无怪乎深沪,连名字都带着水。
▲现在的深沪除了是渔港重镇,亦是内衣名镇。
讨海的男人,可以是勇猛的,也可以在休渔时,展现出另一番柔情。
长期与大海的浸淫,让他们掌握高超的造船技术(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也懂得在日复一日的枯燥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乐趣(深沪褒歌)。
历史上,无数的深沪人从这里出发,航向台湾、航向东南亚、航向世界,有的人回来了,有的人在当地定居了......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
借道深沪港做休整
留下三保街遗址
↓↓↓
西井仔黄秀烺故居
↓↓↓
▲黄秀烺(lang)父母早世,随兄长经商,后为菲律宾巨富,1899年回国定居鼓浪屿,建有别墅海天堂构,1913年捐资在祖籍地东石檗谷建家族陵园,死后亦葬于此。
▲深沪黄氏之檗谷衍派
▲深沪古井甚多,也是一景
旅菲华侨陈而铿
于1918年建造的番仔楼
↓↓↓
▲古典立柱、高耸塔尖,你心动了吗?
也正是有了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番仔楼,和流传上百年的闽南古厝,才将更多的人迎进深沪。↓↓↓
但若要论起真正的魅力,美食永远是排在第一位。
迎进来——深沪美食
深沪鱼丸、拳头母、马鲛羹、壶仔饭、蚵仔煎、冰饼、杂菜卤、润饼卷...来到深沪,就暂且把减肥大计放一放吧。海洋里的各种味道在召唤你,在宝泉老街、在东垵菜市场!
左手买烟右手买火柴的宝泉老街,可以想象得到它的狭窄,却因为宝泉庵和各色小吃集结而出名,袅袅烟火和散发的美味怎不让人唇齿欲动。
这家壶仔饭小店,从大道宫旁拾级而上,依地势拐一个弯,便可见到,只是没有招牌,不知道的人总在擦肩而过,与美味无缘。
所谓壶仔饭即是将炒好的米放入瓷壶里,拿到锅里用水蒸至熟,那米饭一粒粒数的清楚,猪肉跟蘑菇也像沾了光有点蹭亮,洒上花生和葱花,配上一碗拳头母,恩,自己想想~!
▲东垵菜市场,美食宝藏汇聚之地
在我们外地人看来,深沪最终极的宝藏还是留给了杂菜卤。
炸豆腐、白萝卜片、炸醋肉、小方块的芋头、还有猪皮组合而成的杂菜,固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些杂菜与那一锅泼卤相见恨晚的遇见,便造就了这人间美味杂菜卤。
洒上点葱花,晶莹透亮的卤汁把杂菜染得更加鲜艳可口,看着便增长了好几分的食欲,舀一口入嘴,酸酸辣辣的味觉刺激简直让人欲罢不能,而那辣味过喉很快就烟消云散,徒留唇齿杂菜的香味,裹着无限遐想。
一碗:7元
时间:固定下午三点半至五点半左右。
电话:0595—88282152(可提前联系预约)
请认准这家小店,绿色的门板有往昔小杂货店的赶脚,门上嵌着港阜街东19号的牌子。打开杂菜卤的正确方式,有以下两条:
1. 从环岛路港阜社区服务中心进,沿着万里鱼丸店旁所在小巷前行,遇三岔口右拐直走,一直前行至第二个三岔路口,选择右边,循着门牌即可找到。
(点击放大效果更佳)
2. 第二条是从陈而灶大道进,沿着大道走经过崇真殿,走到尽头即是1中第二个三岔路口。
吃完杂菜卤,可以顺道参观下离这不过百米之遥的崇真殿和节孝流芳坊。
节孝流芳坊是晋江仅存不多的古石牌坊,清乾隆庚子年,清廷为狮峰故民蔡立泉之妻林氏所立,以表彰她守节,上事孝老人、下教子有方。
崇真殿则是泉南名刹,祀奉玄天上帝,殿宇雕梁画栋,背倚山崖、大门朝天,气派非凡。
迎进来——宝泉庵
清代,闽台商贸往来密切,深沪吴协庆号便是其中一员;咸丰年间,台湾台南学甲慈济宫保生大帝的香火,乘上了吴协庆号的商船,渡过台湾海峡“扎根”深沪,从此香火旺盛,成就了今天的宝泉庵。
全台神祇大多由大陆分灵,宝泉庵却一反常态,反由台湾分香大陆,真是“众神渡海而来,我独乘舟而去”。却也促成了两地庙宇的交流,实是难得的因缘。
闯进来的异类
海韵妖娆秀丽的深沪开门迎客,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旅人驻足,别样海丝风情却也曾惹得一群异类骚扰。
1558年4月,倭寇400多人从晋江长坑头登岸,从龟湖潜入安海,杀掠数日才离去;
1559年3月,倭寇强攻泉州;
1562年2月—3月,倭寇接连两次攻陷永宁卫城;
.......
你看,不欢迎你们来嘛,
却偏要闯进来!
有明一朝,倭寇横行我国沿海,上面所举仅文献记载之小部分。洪武年间,深沪设巡检司,建司城,后又在烟墩山上立烽火台。
数百载过去,司城不在,烽火台成了摆设,抗倭的岁月也已写进历史,但那个为了保家卫国而壮烈牺牲的成都人汪芳山,却被深沪人记着一代又一代。
那些存在于后山的老地名,偶尔还能让人回味,从当地居民的嘴里,向那访古者诉说。
深沪漫江碧透分割线
本次深沪之行,以镇区为导向,不涉及海底古深林、镇海宫、庵山沙丘遗址等远离镇区之风物。作为石敢当爱好者,碍于路线和所知狭隘,在寻访过程中,获得有限。
因此,也期待知道深沪更多石敢当位置的你,留言告诉我们。
— END—
阅晋江,悦晋江
策划 | 如若微见
图文 | 如若微见
参考 | 晋江经济报“地理”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