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哪一起案件,像吴谢宇弑母案这样备受关注又充满诡异。
“北大”“状元”“才子”“学霸”,这些象征凤毛麟角的闪光标签,和“弑母”“藏尸”“潜逃”“性瘾”,这些隐喻暴力色情的血腥犯罪,缠裹交织在一起,在教育焦虑和亲子紧张的时代语境下,被解读成千百种话题。
而这些话题,伴随吴谢宇落网后的长久沉默,各持立场,暗涌不断。
近日,媒体报道,被捕100多天后,吴谢宇写下多页自述,供述杀害母亲的动机。一个心理扭曲、残忍冷酷、挥霍无度的杀人犯形象,跃然纸上,令人不寒而栗。
但可怕的是,网络上仍有一批人,为吴谢宇喊冤叫屈,对他的弑母报以同情和理解,甚至认为他杀害母亲实属无奈。
今天这篇文字,就是为驳斥这种论调而写的。
01
协助自杀,还是故意杀害?
今年4月21日,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落网后,关于弑母动机,他一直避而不谈。
直到8月13日,他才开口说,“杀母是为了帮母亲解脱”。但8月14日,他又改口说,杀母是“协助母亲自杀”。
据光明网报道,吴谢宇弑母的理由是,初中时,父亲患肝癌去世后,母亲谢天琴经常在纸条上写下“老公我很想你”“想去陪老公”之类的话,这让他感到亲情摇摇欲坠,自己是母亲的累赘。
他曾想很多办法帮母亲解脱,也曾向母亲发愿,说将来会赚很多钱,但无论怎么做母亲都不快乐。
所以,他决定弑母,并购买防水塑料布、干燥剂、隔离服、剔骨刀等一系列作案工具,决定分尸砍下妈妈的头颅,然后抱着头颅跳楼自杀。
但,当他用杠铃砸中母亲的后脑勺时,正在换鞋的母亲被砸晕,痛苦地睁大双眼看着他。他一下子清醒过来,觉得死太痛苦,放弃自杀的念头。
但他依然举起杠铃,向母亲砸第二下、第三下……直到确认母亲完全停止呼吸。
说实话,看完多家媒体竞相报道的这段供述,我后背发凉,又忍不住发问:
仅凭这些小纸条,吴谢宇凭什么断定母亲要自杀,又凭什么认为杀害母亲就是帮她解脱?
我在报社当情感主持人时,专门开辟一个专栏叫《忆逝者》。
曾经有多名女性找我倾诉,回忆对亡夫的思念,她们中不少人都流露过“很想随他去”的念头。
听过越多这样的故事,我越明白,她们并不是真的要随亡夫而去,她们只是通过这样的倾诉,缓解内心没能留住丈夫生命的自责,还有丈夫突然离开后身陷孤独的不适。
事实证明,在时间和自我的治愈中,这些女性都活得坚韧又强大。她们中不少人,后来又遇见了中意的伴侣,再次步入婚姻。
身为谢天琴相依为命的儿子,吴谢宇仅凭母亲消极不快乐,就把她杀死,这说不过去。
且吴谢宇作案时,谢天琴正在换鞋,没有任何自杀的征兆。
没有自杀,何来协助?
更令人心痛的是,用杠铃砸第一下后,吴谢宇看到母亲痛苦万分,放弃自杀的念头,但他仍杀害了母亲。
由此可见:
吴谢宇杀害母亲时,是残忍冷静的。
或许,他主观上认为,“协助母亲自杀”是帮母亲解脱,但不管是从人情还是从法理,身为北大高材生的他,以如此的方式杀害亲生母亲,亵渎他人生命,都是罪不可赦。
02
一心自杀,还是伺机求生?
据澎湃新闻报道,吴谢宇在接受审讯时说,自大二时他就感觉自己精神状态有所变化,好几次跳到高楼处想自杀,后来又放弃了。
吴谢宇回到家中,向谢天琴讲述自己想自杀的精神状况,母亲表示“如果你有事,我也不想活了”。
所以,他准备自杀,去天堂找爸爸,但想到自杀后母亲肯定活不下去,所以杀害母亲给她解脱。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死亡的痛苦,停止了自杀。
我不认可这个说法。因为,后来,吴谢宇的一系列行为透露,他不仅不想自杀,而且求生欲望特别强烈。
他杀害母亲后,异常冷静地在福州酒店和自家家中往返多趟,伪造母亲的笔迹给学校请假,伪装母亲的口气向亲朋借钱,并还一度返回北大校园佯装补考,制造一系列假象迷惑身边人。
他先后在福州、上海、深圳、河南、重庆多地停留,过着一掷千金且挥霍无度的糜烂生活,压根儿就没有自杀轻生的迹象,更没有在良心发现后向警方自首。
哪怕,2016年2月,警方在他家中发现母亲的尸首后,他依然购买假身份证,隐姓埋名,四处潜逃。
综合这种种迹象:
吴谢宇或许承受着旁人无法想象的精神痛苦,但这种痛苦并不是他杀害母亲,置整个家族的痛苦于不顾的借口,更不是他把警方玩得团团转,置人伦国法为儿戏的理由。
03
过度干涉,还是放纵无度?
吴谢宇案案发后,很多人揣测,优秀自律的北大学子,之所以沦为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过于严格、极度控制的母亲。
甚至有邪恶言论说,吴谢宇杀害母亲,是因为他深爱的父亲去世后,母亲出轨他人;还有人揣测吴谢宇的性变态,是因为他和母亲有着不伦恋……
从目前的证据看,这些都是子虚乌有。
吴谢宇自述,他做事自律,母亲很少干涉他。他最大的困惑,是长期无法和自己的性欲自处,进入青春期后开始手淫,无法接受这样肮脏的自己,但又无法克服,所以最终成了性瘾者。
杀害母亲后,他拿着从亲友处借来的钱财,频繁嫖娼,并因此和一个叫刘红的性工作者谈起恋爱,甚至向对方坦言自己杀人的事。
交往期间,吴谢宇还给过刘红十多万的彩礼。但恋爱期间,两人经常吵架,因为吴谢宇恋爱后,仍在持续频繁地嫖娼。
警方开始追逃后,吴谢宇逃到重庆当男模,因为这样可以“一举两得”:既能挣钱,又能解决性饥渴。
于是,就有人说,寡欲克制的母亲谢天琴,是吴谢宇患上性瘾的心理枷锁。只有杀掉母亲,他才能从枷锁中解放出来,面对自己的性问题。
毫不客气地说,这种站在貌似高深的角度,给杀人犯洗白的言辞,只能让人嗤之以鼻。
青春期,觉得手淫可耻肮脏,无法和自己的性欲自处,对性行为强烈好奇,这不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心理必经之路吗?!
如果说,追求完美的吴谢宇,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性欲而患上了性瘾,但这也不是他犯下滔天罪行后,潜逃数年的理由:
作为一种疾病,性瘾需要长期而系统的治疗,而不是去杀人,更不是去杀自己的母亲。
在网络和医疗同样发达的21世纪,作为名校高材生,吴谢宇有100条途径治疗自己的性瘾,但他没有1条理由因此杀害自己的母亲。
04
报复他人,还是诈骗撒谎?
据澎湃新闻报道,吴谢宇父亲生前的好友程彬回忆,2015年7月,吴谢宇给他电话,说要带母亲去美国留学,向他借款20万。
程彬有些怀疑,因为在吴家,除了吴志坚生前曾向他借过钱,并很快偿还,自律要强的谢天琴,连亲朋的主动捐助都一一拒绝,更不说主动借钱。
所以,程彬希望能见见谢天琴,或者能让她接电话,吴谢宇生气地说“不借算了”。即便如此,程彬还是转给了吴谢宇10万元。
用这样的方式,吴谢宇打着母亲的旗号,通过短信、微信和QQ,一共骗了亲朋144万元。
关于杀害母亲后,为何还要骗亲朋,有媒体报道说,吴谢宇称,父亲生病时,亲朋不愿帮助他们,他心生报复。
这个说法并站不住脚。
一,从吴谢宇仅仅伪造母亲的口吻,就能筹集到144万来看,身边的亲朋并非无情之人;二,父亲吴志坚逝世前后,同学同事都曾数次主动捐款,并没有不帮。
反倒是吴谢宇,杀害母亲后,拿到这144万后,开始了挥霍无度的最后疯狂,不仅在高档娱乐场所一晚上就花掉一万多,甚至有时一夜叫两名性工作者。
“一个人藏在内心不让别人知道的事,才是这个人最真实的道德。”
亡徒的心态也好,过度压抑后的释放也好,吴谢宇杀害母亲后的谎话连篇、诈骗成性和放荡奢靡,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
说一千道一万,也改变不了他是个道德沦丧的杀人犯。
05
美化暴力,还是在发泄自己?
自从2016年2月,吴谢宇案发,直至今天,关于这桩案件的争论都没有断过。
这除了案件本身的属性,吴谢宇的刻意隐藏,还有一种现象,令人非常痛心——
那就是,总有人试图去丑化逝者谢天琴,去诋毁活着的吴家亲朋,把问题归咎于外因和周遭,进而去美化吴谢宇的犯罪和杀害,甚至同情他的暴力和残酷。
一个艰难把儿子抚养成人,并以儿子为荣的母亲,惨死在儿子的凶器之下,藏尸家中8个月无人知,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诋毁她?
一个身处悲剧中央的家族,承受着一个壮劳力离开,又目睹一个女主妇惨死,最终发现将这个家拖进深渊的,是这个家族的骄傲,谁能理解这个家族的悲痛?
成长过程中,吴谢宇或许有过这样那样的创伤,承受这样那样的压力,遭受这样那样的误解,并因外在光环和身上标签,而掉进黑黢黢的幽暗里,但是,生活中的我们,没有他优秀但仍拼尽全力的我们,不也如此吗?!
谁没有原生家庭之痛,谁没有成长孤独之伤,谁又没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苦?
大多数人为什么选择了接纳、理解、治愈和成长,而唯独吴谢宇以这样残忍的方式,选择弑母和疯狂?
所以,杀人犯吴谢宇,或许有难言之苦,但绝不值得原谅,更不无辜。
那些认为父母皆祸害的人,被吴谢宇的高智商迷惑的人,坚信吴谢宇只有通过弑母才能拯救自己的人,宣称吴谢宇太爱妈妈所以杀死她的人,用膜拜的笔调去美化杀人犯的人,都是居心不良的人!
这些人,不过是通过美化暴力和犯罪,推崇杀戮和残酷,来发泄郁郁不得志的戾气,还有对亲人对周遭的不满罢了。
06
陷入恐慌,还是看见自己?
吴谢宇弑母案,只是个案。
吴谢宇不代表北大,也代表不了北大,更代表不了所有自律上进又温厚慈悲的优秀青年。
母亲谢天琴的遭遇,让人流泪,让人心痛,让人扼腕,但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身世凄苦又含辛茹苦的母亲的宿命。
吴谢宇弑母,这场极端残忍又扭曲的个案,留给我们的,是这样的思考:
①承认小概率事件,更看见大概率人生。
任何时候,任何国家,疯狂而极端的人,都不会绝迹。他们不是我们,但我们能避免成为他们,并找到更好的自己。
相信自己,深爱自己,接纳自己,允许残缺且真实的自己,就是最好的你自己,也是大部分人的人生。
②亲子之间最大的误区,是我就是你。
不管是觉得母亲不快乐,就把母亲杀害的儿子吴谢宇,还是自己腹背受敌后,带孩子去死的那些母亲,最大的问题就是:
因界限不明,没把自己和亲人当成独立个体,错误地以为自己对他人性命,有生杀予夺的权利。
我们当时刻提醒自己,还有我们的孩子:
我是我,你是你,我们是独立的自己,我对自己负责,你对自己负责,任何时候,谁也没有随意结束别人生命的权利。
③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有颗善良慈悲的心。
这世上,有的人天资聪慧,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荣誉等身,有的人钱财万贯,有的人八面玲珑又完美无缺……
但是,亲爱的,我并不为他们的才华和外在迷恋。
我只愿你,不管走多远的路,都有颗慈悲善良的心,能适时珍贵他人,时时接受自己。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