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东方卫视播出了一档综艺节目《完美搭档》,深度诠释了“默契”这个词。
在所有的双人组合中,有一组非常独特。这就是:卞证和戴慧。他们除了是一个组合外,还是医患关系。
更神奇的是:4年前,卞证连说话都困难,而现在却能够站在舞台上唱歌。
2014年9月,卞证被紧急送往深圳的医院,并被确诊为脑出血。虽然治疗了一段时间,但还是留下了很严重的后遗症。不仅手脚不能动弹,需要坐轮椅,还做了气管切开手术,连说话都成了一大难题。
原本以为,下半生就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没想到却遇到了戴慧医生。
戴慧,是深圳人民医院康复中心的一名音乐治疗师。刚认识卞证的时候,戴慧就发现,卞叔叔在唱歌的时候,吐字、发音都很清晰,于是便开启了他们的音乐治疗之旅。
在4年的音乐治疗过程中,戴慧借助音乐节奏帮卞证做运动训练和发音练习,激活他的感觉运动皮层和小脑中的其他区域。功夫不负有心人,卞证终于恢复了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而且,因为两人都喜欢音乐,渐渐就变成了一组搭档,经常在一起唱歌。
虽然在节目里,他们的表演一点都不完美,唱歌也是磕磕绊绊、断断续续,但却被观察员们称之为“最有价值的表演”,也感动了现场许多观众。
其实,瘫痪、失语的患者能够重新走路、唱歌并不稀奇。
早在1736年,瑞典医生奥拉夫·达林就亲眼目睹过这样一个“奇迹”:一名脑部受伤、丧失了说话能力的年轻男子,在经过几年的专业训练后,突然开始在教堂唱赞美诗。
虽然对于脑出血类的中风患者来说,唱歌可能并不理想,但却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说话,甚至恢复行动能力。每天听几小时音乐,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听力,恢复语言记忆力和专注力,患者的心情也会更加积极,避免出现中风后常见的抑郁、焦虑症状。
当然,音乐治疗并不是简单地听音乐或者演奏乐器,它是通过音乐干预来实现运动、语言、认知功能等特定目标。
中风患者如何从音乐治疗中受益?
1. 运动技能训练
20世纪90年代早期,音乐治疗就已经被证明为: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和肌肉控制,甚至可以帮助中风患者恢复失去的技能,比如走路。这是因为,音乐和动作之间原本就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播放音乐可以让负责运动的大脑活跃起来。
在音乐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经常使用强烈的节拍来训练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他们的步行速度,修复他们不均匀的步态。或者,演奏鼓、摇铃等乐器来增加患者手臂的运动范围,用音乐节拍改善患者对肌肉的协调控制。
2. 语言功能训练
中风是左侧大脑细胞和组织坏死的一种高发性疾病,常见的症状除了半身不遂外,还会失语症。而音乐治疗,可以借助皮质的可塑性,通过音乐和节奏来重组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创建新的神经联系,重新学会说话。
当一个中风失语患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引导下唱歌时,他们大脑中受伤的语音中心便开始和歌唱中心建立新的联系。无数次加强训练之后,即便他们不能正常说话,也可以唱歌并记住歌词。
3. 积极情绪训练
由于失语症,中风患者一般很难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想法,交流不畅便会产生压抑的情绪。这时候,音乐治疗就可以帮助患者利用音乐和乐器更好地与人沟通,缓解病痛带来的挫败感,改善他们的情绪。
其实,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治愈。每一首歌,每一支曲,都会触发不同的情绪反应。听音乐不仅能够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分散患者的疼痛,也可以让中风者再次感觉到他们属于他们自己,就像卞证一样,可以再次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为什么要重视中风?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是中国致死率最高的一个疾病。在中国,每年约有196万人因中风去世,相当于每16秒就有一个人死于中风,并且发病率还在逐年升高。
中风就像心脏病一样,发作起来,可能只需短短几个小时就可能致命。大多数情况下,当向大脑供血的动脉被阻塞或破裂时,就会发生中风。
这是一种大脑细胞和组织坏死的疾病,而且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寒冷季节或临近中午时段的发病率会更高。
常见症状有:面部下垂、手臂无力、说话困难、嘴歪、半身不遂等。中风在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等人群中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持续劳累和高精神压力也会增加风险。除此之外,抽烟也是一大诱因。因为烟草中释放的尼古丁、一氧化碳会破坏血管,形成血栓,增加中风的风险。
其实,中风患者恢复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对于很多患者来说,音乐治疗可能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它可以与传统的疗法相结合,对中风幸存者的生活产生惊人而持久的影响。
音乐治疗可以激发患者加强运动、言语和认知能力,在身体和情感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让康复疗程更加有乐趣。
参考文献:
1.Saebo:How Music Therapy Can Benefit Stroke Survivors;
2.University of Helsinki:Listening To Music Improves Stroke Patients' Recovery, Study Shows;
3.By Susan Chow, Ph.D.:Music Therapy for Stroke。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