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前留个影
作者:西风独自凉
“有财家俩口子上北京旅游回来啦!”村邻们都来到他家的两层小楼前,水泥场上支满了电动车,堂屋里传来一阵阵笑语声。
有财的妻子红英,正把一包包果脯糖糕分给众人,有财忙着回答众人五花八门的提问,“坐飞机头晕吗?”
“飞机上看得见咱家吗”
“进故宫有没有坐一下龙椅呵?”
“长城好高啊?”
说话不得劲,有财干脆打开手机,把一张张图片分享到乡亲群里。人们纷纷打开手机,观赏一张张精美的图片。
哦,这是故宫啊!
这是万里长城啊!
颐和园,风景真漂亮!
……
不时的发出一阵阵惊叹。
嗬!天安门前的留影啊!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一张双人照上,红墙绿树的天安门前,白云蓝天在头上,白玉栏杆在身后,有财俩口子并排站着,满脸春风满脸笑,说不出的豪爽说不尽的美!
有财俩口子同年生,出生在中华人民共各国成立的第二年,属虎。中国人的习惯,落地占一岁,正和我们的祖国同岁,今年七十岁了。儿子女儿本来要给他们办寿宴,把亲朋乡邻都叫来,热热闹闹庆祝一下。老俩口儿坚决不同意。儿子就准备搞个偷袭,来个先斩后奏,约好了做家宴的。可是就在生日前两天,两老人突然失踪了。孩子们正在狐疑,一个电话打来,原来俩老人买好了旅行社的团游票,坐上飞机上北京旅游去了!
上北京去,在天安门前留个影。是老俩口儿五十年的心愿!
五十年前,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俩人还是二十岁的小青年。在当时的三墩大队,俩家境况都差不多,兄妹都有五六个,上完了小学,就在家里跟着父母挣工分。有财憨厚本分,身强力壮,红英秀丽灵巧,勤劳俭朴。在大家眼里就是天造地合的一对儿。两家老人早早请人说妥,就成了一对儿未婚夫妻。
二十岁,当年的农村,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有财家已经新造了两间土墙草盖的新房,垒好了土灶。红英娘已经勾好了两床红绿缎子的和合被。两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年到头年成好,也就能分个几百块钱的红,办不起像样的婚礼嫁妆。小俩口儿在婚前到镇上供销社,拿全家节省了几年的布票,各剪两套新衣服。然后穿上新衣服,到照像馆,照个结婚照。
照像那一天,红英总是表现得闷闷不乐。有财看出了红英的不开心,小心翼翼的照应着。照像师傅叫笑一点笑一点,有财裂开大嘴笑得个甜,红英抿着个小嘴唇就是笑不出来。有财就以为红英是对结婚的家当不满意。当时办婚嫁,有钱人家已经讲究夫家要“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妻家陪嫁,要“四十二条腿”:三门橱、五斗橱,床头柜,高低柜,四张椅子一张桌,再加一张大床。(也许有人要问,算来算去只有四十条腿,哪来四十二条?问的人是个大呆瓜,就没算上新娘子的两条腿。)
有财知道自己家结婚一转不转,几条腿也全是质量不上数的腿。心里当然忐忑不安。
见未婚妻照完像没走,盯着大玻璃窗里几张出样的照片发呆,也跟在后边看,原来这里陈列了一对时耄小夫妻在北京天安门前的照片:红旗翻卷的天安门前,朴素的旧军衣,飞扬的神采。红英的目光久久不愿离去。有财轻声对红英说:“我们家什么也没有,让你受委屈啦!我以后一定发劲做工,多挣工分多分红,也买上三转一响!”
红英恹恹地说:“我倒不稀罕那些个东西,我只是在想,我们一辈子,也就要闷在这个生产队了。”
当坐上有财的旧自行车后座,慢慢回程的路上,有财又问:“哪你想要个啥?”
红英说:“我就想,我们俩什么时候也能走出去,也能在毛主席住的那个地方,照个像!”
那个年代,中国人民还沉醉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有首歌,叫《天安门前留个影》,旋律欢快热烈,煽情的歌词唱道:“万里山河万里红,千百个英雄相会在北京,来到敬爱的毛主席身边,天安门前留个影”,这支歌让多少年青人沉浸其中,青年男女们都向往着有朝一日,结伴来到北京,见上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前照张像。那就是毕生的希望。
有财一时语塞。
当年的村民,要说出门,也就是到公社所在地的小镇上走一走。上县城去,就是难得一回的事了。大半的村民,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县城。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上北京去,只有在电影里看过,那就象是到七仙女的天堂去一样。
红英也真能想呵。但是有财还是爽快的回答了:“红英,跟着我,总有一天,我们能到北京去,在天安门前照张像的!”
八十年代,人民公社撤销了,土地分到家了。有财两口子靠着勤劳能做,田里长得比别人家好,收入比一般人家高。有了钱,第一想到的是改善住房条件,省吃俭用,在村里第一家住上了砖墙瓦盖的三间大堂屋,三转一响,几十条腿,也先后置齐了。一女一儿先后出生,小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
有财曾经问过红英,“上北京去一回?”,红英回答说:“你疯啦!父母一年比一年老了,还能指望他们永远年青,能帮你干活啊!孩子们一天天大了,要上学,将来还要结婚成家。要一分钱掰两半花,还想上北京上南京,要么不想过日子啦!”
日月如棱。
九十年代飞快地过去,跨进了二十世纪。孩子先后上学,女儿高中毕业后没再升学,随大流去了苏南的工厂,结果在苏南找了对象成家了。儿子上了职大,毕业后在县城找到了工作。
有财两口子也没闲着,先在自家的责任田种大棚,又盖了猪舍,办了养猪场,钞票大把的进来了,又大把的花去了。先是儿子的学费,又是女儿的嫁妆,再是儿子在县城买房子,娶妻生子。双方的父母老了,一次次的生病住院,又一个个相继离世。钱总是紧紧巴巴。
两口子不知不觉,过了不惑之年,又过了知天命。声音不再爽脆,腰板不再挺直,头发已经灰白。
在这期间,再没提起过上北京的话头。可是远门倒是出了几次。
女儿在苏州结婚,两口子当然得去参加婚庆。有财有好酒喝,有宾馆住,当然十分乐在。红英别看她在家风风火火,精明干练,可是她有个晕车的毛病,一路公交车颠到苏州,已经晕得七三八四,吐得头昏眼花,哪里还能喝什么喜酒。从此再也不敢上女儿家去,女儿家再有事,只能有财一个人走。
有些事不想走也得走。红英的母亲得了绝症,必须得到上海做手术。有财说:“我一个人去就行,你就别去了吧?”。红英哪里放得下心,还是坚持去了,又是一次晕得七三八四,个把星期不能吃饭睡觉,好象也跟着生了一场大病。
红英再不敢提出远门的事,看到了大巴车,就有头晕的感觉。
近几年,两孩子都有家有业了,老人一个个终老辞世了。两口子度过了人生辛劳的年代,终于到了甘蔗到根的时节。过了花甲的他们,两孩子都想接他们去住,他们不愿意,喝惯的家乡水,处熟的家乡人,故土难离啊。
在孩子们的资助下,他们把平房翻了,盖起了两层小楼,楼里安装了空调冰箱,喝上了自来水,烧上了液化气。楼前有花果,楼后有菜蔬。圈里有鸡,塘里有鱼。近几年村里搞土地流转,大棚、猪场和责任田全都转给了大户,每年到年底等着拿流转金。两人当年全参加了新农保,现在每月还能领到几百元养老金。算算日子开销,看看家庭存折,余钱也一年年增加了。老俩口悄悄地乐得合不拢嘴,上北京的心思又活动起来。
有财说:“咱俩现在能上北京去啦?”
“我可不敢去,我晕车呢。”红英回答。
“我们不坐汽车,我们坐飞机,我问过人了,坐飞机不会晕的!”
“真的吗?坐飞机贵呢!”
“不贵,也就几千块钱,我们现在花得起!”
坐飞机,上北京。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现在真能成了。趁着儿子女儿要操办生日,他们想要躲开,俩口子统一了意见。
于是,老俩口儿决定了,就在他们结婚五十年后,就在他们七十生日的时候,他们登上了飞机,实现了当年的愿望!
今年,正好也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七十华诞,我们在祝愿我们的父辈们幸福平安的同时,也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醉里挑灯微信公众号于2014年7月开通,主推醉里挑灯文学网站原创优秀作品,同时从邮箱投稿中择优选用。所发稿件均为原创首发。赞赏金额50%奉作者稿酬,50%用于网站建设。欢迎踊跃投稿。
醉里挑灯诵读团队于2008年组建,先后组织若干次公益读书、演出活动。醉里挑灯公众号推送的诗文诵读即由该团队骨干成员演绎,为原创作品更好地传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欢迎同好者加入醉里挑灯朗读者协会。
编辑 | 林慧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