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以来,关注楼市的朋友应该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就是大量的非一线城市在进行土地出让,这一举动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虽然不是地王频出,但大家的抢夺意识还是非常明显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原因有很多,但是归根到底有3个方面的因素在支撑。
1、
市场上的筑底需求已经逐渐构成
如今在用户拥有房产的基础上,购买力是否能释放就在于手上的房子是否能卖掉。经历过去一年的心态调整之后,现如今二手房市场全面调价之后换来的现金流相对充裕,再加上抢人大战的成效因此市场需求依然存在。
2、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钱又开始便宜了
毫无疑问,在经历了一月的降准,流动性改善以及M2各种数据回升之后,很明显的看到开发商的融资氛围和融资成本都比之前低了。
说真的,钱便宜了企业的胆子也就大了,尤其是大型房企。道理也很简单,这个和专业与否没有关系,市场上的钱多了,你不借就被别人借走了,你不敢花就给别人超越你的机会。
在这样的氛围下,大部分哪怕是理性的选择也都是:想那么多干嘛,拿了再说吧。
3、
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在今年年初是政策的空窗期,对楼市后市没有特别高压强势的态度。
所以各个城市都在悄悄的增加自己的土地供应量,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后面政策会怎么样,所以纷纷选择现在能多卖点就多卖点
那么这个时候买地对不对应不应该,其实谁也说不准,但是这样的场面不禁让人想起2009年的二线市场和2016年的一线城市,2009年之后主流开发商大肆进攻二线,导致市场激增大量的库存。
但是历史会重演吗,起码现在看来是不会的,土地的势头刚起,政策很快就来了,重提房住不炒。根据统计2018年楼市调控政策有超过400条,等于说就是每天都有1-2条政策,就是这样的节奏才把房价压下来。
2019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在这期间,楼市坚持“房住不炒”核心调控思想,强调一城一策,各地楼市基本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