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探微》(61)
妙庄严王的故事
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尔时,佛告诸大众:“乃往古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智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国名光明庄严,劫名喜见。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其王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慈悲喜舍,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达。又得菩萨净三昧、日星宿三昧、净光三昧、净色三昧、净照明三昧、长庄严三昧、大威德藏三昧,于此三昧亦悉通达。
这时,佛开始讲妙庄严王的本事因缘: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一尊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国名光明庄严,劫名喜见。这尊佛的佛世中,有一位妙庄严王,夫人名净德,他们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净藏和净眼。这两个王子都是久修的菩萨,对三十七道品、诸大乘三昧也都明了通达,有大神通、大福德和大智慧。
“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智多陀阿伽度、阿罗诃”,这里的“多陀阿伽度”是“如来”梵文的音译,“阿罗诃”就是阿罗汉。这里举的菩萨所行之道,是六波罗蜜加上方便波罗蜜,以及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总之,这两位王子都是修证很高的菩萨。
“尔时,彼佛欲引导妙庄严王,及愍念众生故,说是《法华经》。时,净藏、净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愿母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我等亦当侍从,亲近、供养、礼拜。所以者何?此佛于一切天人众中说《法华经》,宜应听受。’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着婆罗门法,汝等应往白父,与共俱去。’净藏、净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见家。’母告子言:‘汝等当忧念汝父,为现神变,若得见者,心必清净,或听我等,往至佛所。’
“于是二子念其父故,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现种种神变——于虚空中行住坐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现大身满虚空中,而复现小,小复现大;于空中灭,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现如是等种种神变,令其父王心净信解。时父见子神力如是,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师为是谁,谁之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今在七宝菩提树下法座上坐,于一切世间天人众中广说《法华经》,是我等师,我是弟子。’父语子言:‘我今亦欲见汝等师,可共俱往。’
这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为了度脱众生和妙庄严王,在大众中演说《法华经》。两位王子知道后,就去劝请母亲一同前去供养亲近、听闻说法,母亲希望他们把深信外道法的父亲也一起请去。两位王子对深着婆罗门法的父亲表示很无奈:“我们虽是法王子,却生在这个邪见的家里。”母亲告诉他们:“你们应该忧念你们的父亲,可以用神通变化来引导他。他一看到神通,应该会马上生起净信,同意跟我们一起去佛前听法。”
两位王子听了母亲的话,就跃入空中,表演了种种神通变化:在虚空中行住坐卧;身上、身下交替着放出水火;将身体变大到充满虚空,又反复变小、变大;从空中突然消失,在地面显身;像入水一样进入土地,又在水上行走,如履平地。他们就这样在父亲面前示现神通。妙庄严王看到他们的神通,非常欢喜,生起很大的信心,向他们恭敬地合掌问道:“请问你们的老师是哪一位?”两位王子回答说:“大王,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是我们的老师。现在正坐在七宝菩提树下的法座上,为一切世间天、人众广说《法华经》。”妙庄严王听后,终于发心要去亲近佛陀、听佛说法。
于是二子从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为父已作佛事,愿母见听,于彼佛所出家修道。’
“尔时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
“‘愿母放我等, 出家作沙门,
诸佛甚难值, 我等随佛学。
如优昙钵罗, 值佛复难是,
脱诸难亦难, 愿听我出家。’
“母即告言:‘听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难值故。’
两位王子就从虚空中下来,到母亲那里,请求母亲让他们出家:“父王现在已经生起信心,能够发起菩萨心了。我们已为他做了佛事。佛陀难遇,佛法难闻,恳请您准许我们出家,跟随佛陀修道。”母亲理解他们的想法,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于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愿时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亲近供养。所以者何?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当听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诸佛难值,时亦难遇。’
两位王子非常高兴,他们和母亲一起来到妙庄严王前,把自己的请求在双亲面前又说了一遍:“佛陀出世,难得值遇,希望你们能一起到云雷音宿王华智佛那里亲近供养。我们两人宿福深厚,现在得生佛世,也非常难得,所以,恳请父亲、母亲能准许我们出家。”
“彼时,妙庄严王后宫八万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华经》。净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已通达。净藏菩萨,已于无量百千万亿劫通达离诸恶趣三昧,欲令一切众生离诸恶趣故。其王夫人,得诸佛集三昧,能知诸佛秘密之藏。
“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心信解,好乐佛法。于是妙庄严王与群臣眷属俱,净德夫人与后宫婇女眷属俱,其王二子与四万二千人俱,一时共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
实际上,除妙庄严王以外,他身边的眷属都已经信受了佛法──后宫里的八万四千人,已经能受持《法华经》;净眼菩萨早就通达了法华三昧;净藏菩萨为了让一切众生远离恶趣,在无量百千万亿劫前就通达了离诸恶趣三昧;大王的夫人,也就是王子的母亲,证得佛集三昧,也知道诸佛秘密之藏。
从这个状况来看,可以说,妙庄严王是这群人中最后进的一个人。不过,他现在也受到王子菩萨的方便度化,对佛法生起了好乐之心。于是,妙庄严王带领着群臣,净德夫人带领着后宫女眷,两位王子带领着其他四万二千人,一起来到佛前,恭敬礼拜,绕佛三匝,然后在一边停留下来,等待佛陀的开示。
“尔时,彼佛为王说法,示教利喜。王大欢悦。尔时,妙庄严王及其夫人解颈真珠璎珞,价直百千,以散佛上,于虚空中化成四柱宝台,台中有大宝床,敷百千万天衣,其上有佛结加趺坐,放大光明。尔时,妙庄严王作是念:‘佛身希有,端严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四众言:‘汝等见是妙庄严王,于我前合掌立不?此王于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习,助佛道法,当得作佛,号娑罗树王,国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罗树王佛,有无量菩萨众及无量声闻,其国平正,功德如是。’其王实时以国付弟,与夫人、二子并诸眷属,于佛法中出家修道。
佛就为妙庄严王他们说法示教。大王深为信受,非常欢喜。他和夫人解下项上的真珠璎珞,散于佛上,在空中化成四柱宝台,台上又有大宝床,床上覆盖着百千万天衣,有佛在床上结加趺坐,放出大光明。妙庄严王看到这个情景,心中作念:“佛身稀有,端严殊特,真是第一微妙色身。”
这时,佛在四众前为妙庄严王授记:“他将在我座下出家为比丘,精勤修习,助佛弘法,然后得成为佛。佛号娑罗树王,国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座下有无量菩萨、声闻众;国土也端严平正。”妙庄严王听到后,信心踊跃,立即把王位传给弟弟,然后和夫人、两个儿子,以及其他眷属一起,在佛座下出家修道。
“王出家已,于八万四千岁,常勤精进修行《妙法华经》。过是已后,得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而白佛言:‘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变化转我邪心,令得安住于佛法中,得见世尊。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识,为欲发起宿世善根,饶益我故,来生我家。’
大王出家后,在八万四千岁中一直精进地修行《法华经》,证得了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得到三昧后,他立刻升到空中,对佛说道:“世尊!我的这两个王子,用方便神变转化我的邪心,使我得以安住于佛法、见佛闻道。这两个儿子,为了发起我宿世的善根、利益我的修行而生到我家,真是我的善知识!”
菩萨为了度化众生,常为众生不请之善友,乃至变现为其至亲眷属,这又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说不定,我们的至亲眷属当中,也有菩萨呢!
“尔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妙庄严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种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识,其善知识,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王!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大王!汝见此二子不?此二子,已曾供养六十五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诸佛,亲近恭敬,于诸佛所受持《法华经》,愍念邪见众生,令住正见。’
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就告诉他:“正如你所言。种下善根的人,世世都能得到善知识的引导和教示,从而不断发起菩提心。你要知道,善知识是大因缘,能化导众生见佛闻法、发起大心。你的这两位王子,已经在过去世亲近供养六十五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诸佛,受持《法华经》,并常常愍念、度化邪见众生,使他们得住于正见。”
“若善男子、善女人,种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识,其善知识,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在讲,如果你要学佛,应该先种善根,有了善根,就能在每一世都得到善知识的法缘,他们会主动来找你。前面讲过,种善根有很多方法。“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种也是。虽然刚开始种的善根只有一丁点,但诸佛菩萨都有大慈悲,只要看到众生种了善根,他们就会想尽办法,不断地去成就他。这里的妙庄严王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他过去世种了善根,这两个菩萨为了度他,就生作他的孩子。而且,他的夫人应该也是来劝化他的菩萨。
善知识的因缘很重要,相对的,恶知识的影响也相当大。我们要知道,谤法的后果非常可怕。前面讲富楼那尊者时,我们提到,《佛藏经》里说,久远劫前有尊大庄严佛,他灭度后,僧团分裂为五部,其中只有富楼那尊者的前身普事比丘这一部讲的是正法,其他四部都宣说邪法。经文后面就讲了这四部师徒的情况:在他们的大势力逼迫下,正法灭尽。然后,这四部中领众的四个僧人,与他们所有的在家、出家弟子,甚至包括他们的施主,命终后都堕入阿鼻地狱,在阿鼻地狱和其他大地狱中辗转受苦。一个大劫将尽,世界要毁坏时,他们再出生到其它世界的地狱受苦。
然后,原来的世界又生成时,他们又回到这个世界的地狱。地狱的苦业报完后,才能得生人间,但前五百世都是盲人。之后,他们因为过去世学佛的因缘,在一切明佛座下出家学道,十万亿岁中精勤修行。但是,因为过去世谤法的关系,邪见去不掉,他们即使在佛座下听法,也不能安忍信受,又会毁谤正法,命终之后,再次堕入阿鼻地狱。这群人就这样一直恶性循环。经过九十九亿佛,都没有一个人得到涅槃解脱。而跟随普事比丘修行的,有六十八亿那由他人早就入涅槃了。
不过,再怎么恶性循环,他们还是会离开邪见。众生都有佛性,绝对没有哪一个众生不能成佛。到某一个时候,他的善根一定会再度发起。但我们没必要平白去受这种罪!《楞伽经》讲,谤菩萨藏——也就是第八识——的人,是“舍一切善根一阐提”,对这种众生,连佛都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来救度他。所以,我们要很小心地种善根,不要因为几句话就把善根毁破了。最严重的谤法,就是说“一切无常”、“第八识是假名施设”、“众生没有佛性”、“《阿含经》说的‘我’是外道神我”等等,这些话都与事实相违背,是毁断众生慧命的邪见。可能你会问:“说‘狗子无佛性’的赵州禅师也是吗?”赵州禅师那个时代,大家的共识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说的这句话,就像前面讲的,正是要让人家不落入语脉,去观察佛性的具体显现,情况完全不一样。你不能会错意,否则弄不好就是谤僧。
再讲回善知识。佛讲四依四不依,其中一个是“依法不依人”。所以,你要把注意力放在善知识说的法上,而不是善知识本身。前面讲过,佛的威德力太大了,一般人不敢随便亲近他,在他面前会浑身不自在。所以,善知识往往要“尘土坌身”、示现出烦恼相,这样众生才容易亲近他、听他的话。这种善知识,他说的法可能都是正确的,但在行为上,他也许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和举止,比如喝酒、抽烟、发脾气,或者是在品德上会有一些小瑕疵,甚至是比较大的毛病。这个时候,你不要挑剔这些问题,要思维他说的法,只要法有道理,就好好地修习、增上自己,这就是依法不依人。一般来说,没有入地的菩萨烦恼习气尚未断尽,还不是圣人,有一些毛病是正常的。但只要他能演说正法,能让你一步一步踏上成佛之道,我们就应该恭敬随学。这个“依法不依人”,是种善根的好方法。
“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见佛”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像妙庄严王这样,以肉眼见到佛。一种是见到法身佛,也就是每个众生的自性清净心,这才是真正的见佛。在真正见佛前,大家发的是世俗菩提心,通过这个世俗菩提心和之后的修行,才能开悟、见到法身佛,然后再发起胜义菩提心。
“妙庄严王即从虚空中下,而白佛言:‘世尊!如来甚希有,以功德智慧故,顶上肉髻光明显照,其眼长广而绀青色,眉间毫相白如珂月,齿白齐密常有光明,唇色赤好如频婆菓。’
“尔时,妙庄严王赞叹佛如是等无量百千万亿功德已,于如来前,一心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来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教诫所行,安隐快善,我从今日,不复自随心行,不生邪见、憍慢、瞋恚诸恶之心。’说是语已,礼佛而出。”
妙庄严王从空中下来,赞叹佛的功德、智慧、相好庄严。然后合掌对佛说:“世尊,如来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按照您的教诫来修行,就能得到安隐快善。我从现在起,不再受七转识心行所转,也不生邪见、憍慢、瞋恚等诸恶之心。”说完后,礼佛而去。
“不复自随心行”,也就是不再被七转识的心行牵着鼻子走。七转识心行,与六尘法相应,大乘见道位以上的菩萨知道这都是“自心取自心”,就不会再被七转识境界所转,自然也不会生起邪见、憍慢、瞋恚等心行。邪见有很多层定义,最严格的一层是:只要对任何一个法相产生有自体性的认知,就是邪见。不过,刚明心的菩萨,因为过去世的习气,还是有忘失正见、取相分别的时候。这里的妙庄严王,证得了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应该不是简单的人物,可能已经是地上菩萨了。按照《大乘起信论》的分判,未入地的菩萨是解行位,他知道这个道理,尽量去做到;入地的菩萨是法身位,能够常常保持真如三昧,不生邪见、憍慢等恶心。
佛告大众:“于意云何?妙庄严王,岂异人乎?今华德菩萨是。其净德夫人,今佛前光照庄严相菩萨是。哀愍妙庄严王及诸眷属故,于彼中生。其二子者,今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是。是药王、药上菩萨,成就如此诸大功德,已于无量百千万亿诸佛所殖众德本,成就不可思议诸善功德。若有人识是二菩萨名字者,一切世间诸天人民亦应礼拜。”
释迦牟尼佛说完这段往昔因缘,告诉大众:“当时的妙庄严王,就是现在的华德菩萨;净德夫人,就是佛前光照庄严相菩萨;两位王子,就是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这两位菩萨,在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世深殖德本,成就不可思议诸善功德。如果有人能以慧眼识得这两位菩萨的名字,一切世间天、人众都应当对他恭敬礼拜。”
“若有人识是二菩萨名字者,一切世间诸天人民亦应礼拜”,这就有玄机了。“药王”和“药上”,难道我们不认识这几个字吗?这其实还是在说第八识的功德。像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一样,这两个名号也都在显示第八识的功德妙用。药王,就是一切诸药中的王;药上,一切诸药中最上妙的药,两个意思差不多。
我们要知道,众生所有的烦恼病,都是从取相分别、执着人我而来,实际上也都是第八识流注的种子。既然是这样,就一定有对治相应烦恼的功德种子,这就是药王、药上。其实,如果要说的话,第八识是唯一的药,因为三界万法都含摄在其中,根本没有别的药。之所以说药王、药上,就和说第八识是“心王”一样,都是从它绝对的地位来说的。如果你亲证了这个道理,就是能识得菩萨名号的真实义。所以,佛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大家尊敬礼拜这样的菩萨法师,跟随他学法。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得入佛慧,通达第八识的妙作用,远离一切烦恼病。
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听完佛说的这一品后,八万四千人得法眼净,也就是证了初果。
编者按:本文引自佛学期刊《实证佛教通讯》第17期:《法华探微》(十四),释能会法师讲述、实证佛教研究中心撰稿,解释《妙法莲华经》的义理,在“实证的佛教”微信公众号连载。全集电子版下载网址:http://url.cn/YHUoB1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