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义平在做起飞前的体检。 杨慧明 摄
中新网太原8月2日电(申瑜)飞机划破天际,翱翔在万米高空,跨越山川、海洋,将天南海北的一批批乘客安全运抵目的地。范义平是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山西分公司的一名飞行员,也是一名“老兵”。尽管已经转业30年,但身上依旧能够看到军人的影子。伴随着一个又一个机型的更迭,时光的涡轮冲洗芳华老去。大半辈子的飞行生涯中,他用自己对飞行的热爱和责任,向蓝天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范义平带领机组登机。 杨慧明 摄
范义平16岁参军,曾在长春空军航空大学(现已更名为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学习飞行技能。今年恰好是飞行生涯满40年。1979年,他成了一名空军领航员。“在没有GPS的时代,领航员就像飞机的眼睛,通过罗盘或地标,要时刻计算出飞机实际的方位。”他说,“那时不管走到哪里,手里总要拿着一把领航计算尺,就像牛犁地一样,在指定的地图线路中飞行探测。”
1987年,他转业至原中国工业航空公司,驾驶伊尔-14飞机执行航测工作。1992年,他积极服从组织安排从事民航运输工作,成为一名民航飞行员。
范义平起飞前与地面工作人员告别。 杨慧明 摄
这些年,他驾驶的机型从空军的轰炸机,到TB-20型训练机,再到伊尔-14、波音737-300、波音737-700、波音737-800等民航客机……他回忆起最初驾驶的老飞机,客舱不分普通舱和头等舱,只有不到30个座位。因为时速只有200公里,还可以把驾驶舱窗户打开。机舱里面也相当简陋,没有导航雷达,飞行时全靠驾驶员的眼睛。机组除了机长、副驾驶,还要有领航员、机械员,往哪飞全靠地图和罗盘定位。有时遇到颠簸,机长和副驾驶要同时握住操纵杆才能稳住飞机。
后来,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自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计算机正逐步取代许多原先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的工作,比如昔日的“香饽饽”——领航员。他说,每次机型的更迭和变化,都让他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
范义平在轰五轰炸机航后留影。 受访者提供 摄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十年前的一个晚上,范义平执行温州至北京的飞行任务,在路过济南上空飞行高度为9000米时,窗外突然“嘭”的一声巨响,紧接着驾驶舱外左侧一片模糊。根据他多年的飞行经验判断——外窗玻璃可能已破碎。为了防止不安全事件发生,作为机长的他立即通知机组成员启动紧急预案,首先根据检查单采取紧急下降措施,降至较低的安全高度;同时,通知公司运行控制部门、空中管制部门、北京区调等单位,请求直接进近,快速落地。随后,在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凭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良的飞行技术,他在左侧视线模糊的条件下,驾驶飞机在最短时间内平稳落地,保证了旅客的安全。
40载飞行生涯,他从领航员、安全员,到副驾驶、机长,再到飞行教员。迄今,他累计安全飞行25500个小时、起降7500余次,相当于环绕地球飞行445圈,成为东航五星机长、民航飞行安全金质奖获得者。他说:“飞行没有别的诀窍,就是一切行为操作都要按照运行手册、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切不可带有逞强心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