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二郎口镇宝塔村农民在搬运经过初加工的小龙虾产品。(沈果/摄) 沈果 摄
中新网滁州8月20日电 (望勤沈果)近年来,安徽省全椒县在精准扶贫上出实招、求真效。目前,全椒县1.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脱贫1.66万人,9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19%下降到2018年底的0.56%。
全椒县文艺工作者在表演扶贫题材小品《硕果》。(沈果/摄) 沈果 摄
产业扶贫富了口袋
2017年,全椒县马厂镇玉屏村贫困户黄其芳丈夫因车祸离世,家中两个孩子正在上学,自己又患有严重的腰椎突出,不能干重体力活。被纳入贫困户后第一年,村里就给她申报了“雨露计划”,两个孩子读书的生活费有了,黄其芳看病吃药也有了医疗保障,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
甩开了重担,黄其芳开始积极谋出路。。她先是在县镇村三级扶贫工作人员的牵线搭桥下到全椒县玉屏山庄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里打工,后来又在扶贫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承包了6亩的鱼塘养鱼,现在还是村里马场水库东干渠的水利管护员,一年有2000元的收入。“政府政策好,大丫头大学毕业了,我们家越过越好。”黄其芳说。
在玉屏村,日子好起来的贫困户不止黄其芳一家,该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5户131人,通过脱贫攻坚战役,未脱贫的只剩下6户21人,仅2019年通过到户产业发展的就有27户76人,贫困发生率为0.6528%。
玉屏村的发展并非个例,近年来,全椒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让贫困人口真正能够持续受益的产业。经过实践,该县逐渐形成了“一只虾”扶贫支柱产业,带贫减贫效果明显。目前全县稻虾种养面积约25万亩,稻虾产业产值约10亿元,通过发展稻虾产业、流转土地、到龙虾合作社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脱贫,受益贫困户877户,户均增收2万多元。
航拍的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全椒县六镇镇周洼新村。(沈果/摄) 沈果 摄
文化扶贫富了脑袋
“脱贫之路在何方,一号工程明方向;两不愁来三保障,四好就像防护网;五个一批心头亮,六个精准不走样;冲锋号角已吹响,干部结对到身旁……”近日,一场由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活动,在全椒县襄河镇八波村农民文化乐园文化大礼堂举行。
“文化站把创编的群口快板《脱贫攻坚铸辉煌》安排到老百姓的舞台上,这个节目表演得太好了,也道出了贫困户的共同心声。”八波村贫困户戴学龙深有感触。
“贫困农民不仅要经济富起来,文化也要富起来,应该让他们尽快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全椒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静说,“以政府买单的形式,为群众送上丰盛的文化大餐,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全椒县积极利用镇综合文化站、村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攻坚政策,过去冷清的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又“活”了起来。同时结合“送戏进万村”“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为群众送去喜闻乐见的扶贫节目。
“通过群众身边的故事教育群众,启发群众,真正让贫困户从思想上转变,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不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积极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全椒县扶贫办主任陈继龙说。
生态扶贫美了环境
全椒县武岗镇中心村贫困户章万云过去住在几十年的老房子里,墙皮脱落,几扇窗户摇摇欲坠,一到冬天,呼呼的冷风钻进来。逢上雨季,老两口就只能到邻居家避雨。后来,政府帮他家建了两间平房,家中通了自来水,还修建了带抽水马桶的独立卫生间。沿着一条20米长的碎石子路走三五分钟,就从新房走到了卫生间,大大方便了因脑出血而行动不便的章万云。
农村改厕只是近年来当地政府开展“五清五改”行动的一个缩影。从2016年起,全椒县按照每户3000元的标准对贫困户实施“五清五改”,即清垃圾、清杂物、清下水、清床铺、清厨房,改水、改厕、改路、改厨、改精神面貌。三年来,共投入1478.7万元,4929户贫困户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从2017年起率先对贫困户实施卫生改厕,两年来,4854户贫困户用上了更为干净的水冲厕所。
生态环境变好了,受益的不仅仅是当地贫困户。行走在武岗镇街上,很难从绿化带、公共活动场地中找到杂草,就更不用说垃圾了。去年下半年,武岗镇还拆除了养猪场,将原来的荒地、养猪场和水库精心打造成公园,种上樟树等绿植,装上健身器材。
据了解,2018年,全椒县完成885个村庄的整治及8个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所在行政村(居委会)和27个美丽乡村建设点的整治任务。2017-2018年全椒县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约5.7万吨,集中清理陈年垃圾6000吨,完成6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整治,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已经全面完成。
责任编辑: